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救助

【答案】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 妇女社会工作

【答案】妇女社会工作是指主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也就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3. 非抽样误差

【答案】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存在于各种抽样和调查中,而且不能通过增大样本量而得到控制。

非抽样误差的类型可分为:

(1)从抽样调查的环节来看,可分为:调查设计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调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数据汇总和处理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2)按非抽样误差的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4.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社会学习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在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当某个成员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时,其他成员会期望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学习这种行为。反之为了避兔出现否定性的结果,小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使用同样的行为。

5. 女性主义

【答案】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一般认为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当代女性主义是多元的,可以划分为自由派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等不同流派。

二、简答题

6. 简述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答案】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主要包括:

(1)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

①福利性

a. 无论是对失依儿童的救助,还是对所有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儿童社会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儿童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保障,目的都是儿童的幸福和发展。

b. 儿童社会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为儿童幸福和快乐提供条件。最终结果是使儿童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受到良好教育,保证儿童在当时获得好的生存,将来获得好的发展;

c. 儿童社会工作的费用大多由政府福利经费支出,对儿童的养育和服务是无偿的、福利性的。 ②以社会性服务为主

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直接面对儿童的个案性的、精神性的服务大量存在并日渐发展,但更多的工作是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工作。

③专业要求高做儿童社会工作要涉及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面很广,否则就很难面对发展中的儿童。同时,工作中稍有谬误,对儿童的伤害就会很严重,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因此,专业性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特征。

(2)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保障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以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保障了儿童的生命权、娱乐权、教育权和发展权。

②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

a. 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

b. 儿童社会工作间接结果则是防止将来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强未来社会的安全。

因此,儿童社会工作同样是社会安全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全的重要一环。

③儿童社会工作具有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虽然也进行补救性的工作以减少儿童面临的问题与痛苦,但其最终日的是面向未来的,是积极的、发展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具有发展性的功能。

7. 简述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

【答案】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主要包括:

(1)标签论与贬降仪式标签论认为,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是因为社会成功地给他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2)贬降与监狱化

①监狱化:由于犯人之间的接触是被限制的,贬降仪式实际发生在监狱管理者与罪犯之间,即罪犯在监狱管理者面前,放弃他以前的几乎所有社会角色,接受囚犯的角色和价值观,按照监狱

要求的囚犯的行为方式来行为。

②监狱化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

a. 接受监狱的规范、价值和囚犯的角色,完成自我贬降的过程;

b. 接受犯人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价值和犯人的亚文化。

(3)监狱化与矫正

①监狱化的作用

a. 由于监狱化,罪犯个人的自我观念被破坏,个人自我观念中被掩盖的、不被社会认可的那一部分内容被暴露出来,这是罪犯个人反思自我、接受矫正或改造的前提。如果个人不被贴上罪犯的标签,他个人的自我观念中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那一部分就被掩盖起来,他就会维持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观念,或戴上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面具”。贬降和监狱化不仅要摘掉他的“面具”,而且还要毁掉他的自我观念和自尊。

b. 由于监狱化,罪犯个人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被阻断,他被强行从形成他犯罪行为的那个社会环境中隔离出来,迫使他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这也是迫使他接受矫正或改造的前提。

②监狱化产生的严重后果

a. 监狱化破坏了罪犯的自我观念和自我价值观,并从此给他们深深地打上耻辱的烙印,使他们完全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在犯罪的生涯中越陷越深;

b. 监狱化造成的个人正常社会化阻断会加剧罪犯回归社会的困难,由罪犯标签导致的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以及个人强烈的耻辱感,会毁掉他们重新做人的动机和信心,激起他们与社会为敌的邪恶欲念;

c. 监狱化导致犯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消丁矫正的成果或使其沾染新的恶习。

③在监狱化的过程中,罪犯和看守之间的对立导致监狱管理的严厉和严格以及监狱官僚体制的僵硬,使罪犯和看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缺乏人情味。这样,在监狱化的过程中,留给矫正工作的空间就极为有限,监狱化反过来又限制了矫正工作的展开。

8.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 应如何发展?

【答案】(1)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①工作领域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内容涉及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不仅深受儿童欢迎,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②服务性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服务日益成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年团体创办的资助贫困儿童入学就读的“希望工程”动员了广泛的社会力量,使大批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青少年法律保护咨询机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相继建立,直接保护了儿童的权益,成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化趋势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不仅儿童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工作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吸收了广泛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