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即隐蔽采访,又称“暗访’夕,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2. 易地采访

【答案】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易地采访是一种开放式的采访活动方法,可以开阔记者的眼界,还可以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一种很好的采访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易地采访己从个别新闻单位少数记者的活动,变成全国性的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业务活动。

3. 缓报

【答案】缓报是指当有些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一时不明,出于政治考虑而缓一点进行报道。缓报不等于不报,而是弄清情况后再报。缓一点报,表面看慢了点,实际是退一步进两步,争取主动。也有另一种处理办法,先简报,不予评论,待弄清情况后再详报,再评论。缓报是属于报道的策略问题。

4. 定向观察

【答案】定向观察是指观察的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记者或通讯员根据当时的采访任务,事先安排好采访的对象,这样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这种观察自始至终目的性很明确,记者能自觉地对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它对于记者掌握事物的全局,了解事物的特性有很大帮助,是记者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

二、简答题

5. 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有何作用?

【答案】记者在采访中进行提问,具有以下作用: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