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714刑法(刑法及国际刑法、刑事诉讼法)之刑法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因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的诉讼,属于( )

A. 指定管辖

B. 专属管辖

C. 一般地域管辖

【答案】B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①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③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 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通常划分为( )

A. 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 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C. 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答案】B

【解析】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它们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3. 某公司对北京市海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向( )申请行政复议。

A. 北京市人民政府

B. 北京市海关

C. 海关总署

【答案】C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4. 中国近代最早明确废除凌迟、袅首、戮尸等酷刑的法典是( )

A.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B. 《大清现行刑律》

C. 《大清新刑律》

【答案】B

【解析】《大清现行刑律》,在体例上删除六部总目; 在刑制上将答、杖、徒、流、死以及发遣、充军等刑名,改为罚金、徒刑、流刑、遣刑和死刑五种。死刑只分斩绞两种,废除已奏请停用的凌迟、袅首和戮尸、刺字、缘坐等酷刑。

5. 不可以被撤销的意思表示错误是( )

A. 将甲误认为乙而向其作意思表示

B. 将买卖误认为租赁

C. 误认为自己出差而购买机票

【答案】C

【解析】意思表示错误是指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即当事人的设想与现实不符。错误的意思表示应被撤销,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导致撤销意思表示的后果,只有当错误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必须是重要的时候,意思表示才可以被撤销。《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A 项,属于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属于可撤销的意思表示; B 项,属于对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属于可撤销的意思表示; C 项,行为人购买机票的意思与其购买机票的行为并不存在不一致的地力一,而对意思表示做出的原因的误解并未构成重大误解,不可以被撤销。

6. 在外交活动中需要出示全权证书的是( )

A. 国家总统

B. 中共中央书记

C. 外交部长

【答案】B

【解析】国内外交机关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和外交部。中共中央书记不属于外交人员不享有外交特权。

7. 唐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 )。”

A. 法律论

B. 唐律论

C. 本俗法

【答案】C

【解析】唐代国际交往频繁,境内有大量的外国人。唐律对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区分不同情况,决定所应适用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国际私法中的“准据法”。①“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即同一国别的外国人之间发生侵犯时,以其国家的法律为准。②“异类相犯者,以法律沦”,不同国别的外国人,或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相侵犯时,适用中国法律。唐律的这一原则既给

予外国法律以应有的尊重,又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8. 2011年8月21日,利比亚反对派攻入首都,总统卡扎菲去向不明。此时,利比亚的主权

A. 由尚未被攻占的利比亚政府军所保护的卡扎菲政府行使

B. 由反对派所成立的国家过渡委员会行使

C. 应暂由联合国或者非洲国家联盟代理

【答案】

A

【解析】主权是国家固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也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实体的主要标志。虽然有时国家内部会发生政府更迭,或者国家主权的行使会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某些限制,但原则上,这不会影响国家的国际人格,也不会影响其作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的继续存在。

9. 以下选项属于支配权的是( )

A. 肖像权

B. 监护权

C. 抵押权

【答案】C

【解析】支配权又称管领权,是权利主体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的权利,其特点包括:①支配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包括权利主体以外的一切人。②支配权的实现仅需权利人直接支配权利客体,而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作为。③就权利人而言,其权利的实现具有直接性,不需要他人的介入; 就义务人而言,其所负的是不作为义务。④权利人在他人妨碍其支配时可以请求禁止,因此支配权还具有排他性。物权是典型的支配权,抵押权作为物权的一种也是支配权。

10.甲喝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驶入人行道,当场将行人乙、丙、丁撞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 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 甲构成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想象竞合犯

C. 对甲应以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答案】B

【解析】A 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本题中,甲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并不是故意,因此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 项,想象竟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通说认为,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本罪主观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是对危及公共安全持放任的心理态度。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