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修复主治医师题库>口腔修复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上半口义齿基托折裂或折断最常见位置为()

A . 颧突区
B . 上颌结节区
C . 后牙区
D . 前牙腭侧中线区
E . 尖牙区

患者,女,15岁,口唇闭合时呈现口腔周围肌肉的高度紧张感,下颌颏部更为明显。上下颌牙列拥挤明显,牙弓狭窄,覆6mm,覆盖6mm,磨牙呈Ⅰ类咬合关系。ANB5.5°,FMA35°,UI-SN110.0°,IMPA85.5°。在远中移动尖牙时,最好使用() A.开大螺旋簧。 尖牙向后结扎。 弹力橡皮圈。 Ⅲ类牵引。 链状橡皮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诊断依据是() A.发热、咽炎、淋巴结炎三联征,淋巴细胞>60%,异淋>10%,抗VCAIgM(+)。 B.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三联征,淋巴细胞>60%,异淋>20%,抗VCAIgM(+)。 C.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淋巴细胞≥50%,异淋≥10%,抗VCAIgM(+)。 D.发热、脾大、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淋巴细胞>50%,异淋>59%,抗VCAIgM(+)。 E.发热、肝大、淋巴结炎三联征,淋巴细胞>60%,异淋>15%,抗VCAIgM(+)。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高危新生儿生后3天内肌内注射。 B.接触HBV≥3天不应接种。 C.接触HBV后48小时内肌内注射。 D.高危新生儿生后≥7天不应接种。 E.高危新生儿生后2天内肌内注射。 有关丙型肝炎,正确的是()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通常较重。 丙型肝炎临床可以进一步分为慢性及亚临床型。 丙型肝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HCVIgG阳性表明既往感染。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是() A.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 B.传染源主要为隐性感染者。 C.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粪-口。 D.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 E.多为散发,在中国尚无大规模暴发流行。 上半口义齿基托折裂或折断最常见位置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