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业技能理论题库>康复门诊题库

问题:

[单选]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 . 极化
B . 去极化
C . 复极化
D . 除极化
E . 以上都不是

关于鼻及鼻窦骨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发生于额窦,其次为筛窦。 多发生于上颌窦,其次为额窦。 多发生于筛窦,其次为额窦。 多发生于蝶窦,其次为筛窦。 多发生于上颌窦,其次为筛窦。 直线回归分析中,以直线方程Y=0.004+0.0588X绘制出回归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线上。 实测值与估计值差的平方和必小于零。 回归直线X的取值范围为(-1,1)。 所绘回归直线必过点(x,y)。 原点是回归直线与r轴的交点。 有特定扳机点的疼痛性疾病是()。 偏头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末梢神经炎疼痛。 三叉神经痛。 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运动、行走、温度改变、光刺激、声音刺激等均可诱发疼痛。 劳累、激动、排便、睡眠障碍、体温升高等均可诱发疼痛。 落枕、颈椎病急性发作、脑供血不足、肩周炎发作等均可诱发疼痛。 进食、说话、洗脸、剃须、刷牙、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 血糖升高、血尿酸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均可诱发疼痛。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耐药细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肺孢菌感染。 排异反应。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