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包括() 抗幻觉、妄想作用。 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 预防复发作用。 抗焦虑作用。 激活作用。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1岁,19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诊断为“糖尿病”。近2年夜尿量增多,血糖也较高,接受胰岛素治疗,每日28U。近1周因装修新房,进餐不规则,上午注射胰岛素后1h突然感觉全身乏力、心悸、多汗,并出现昏迷,来院急诊。体检:T37.2℃,P116次/min,R22次/min。BP205/105mmHg,昏迷。实验室检查:血糖1.7mmol/L,尿糖(-),血酮0.9mmol/L,尿酮(-),血pH7.35。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极度肥胖。 长期大量摄糖。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分泌不足。 老年。 遗传。 生活不规律。 小儿。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的顺序正确的是()。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触觉消失→痛觉消失→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触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痛觉消失→温觉消失→触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本体感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痛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触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触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下列情况不适合行腹腔镜手术的是() 乙状结肠癌。 升结肠癌。 无法在结肠镜下电切的结肠绒毛状腺瘤。 直肠癌。 肿瘤>10cm。
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终末途径。 唯一途径。
男,3岁,腕部变形,胸廓畸形,应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