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905史学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昆仑关之战
【答案】昆仑关之战是指1939年中国军队在桂南对日军发动的一次反击作战。日军为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并在南宁地区开辟航空基地,于1939年攻占昆仑关要地。中国政府部署桂南大会战,决定以昆仑关为重点战场开始反攻。白崇禧指挥中国军队开始总攻击,其中第五军向昆仑关进攻,迫使日军向核心阵地撤退;郑洞国荣誉第一师夺取东面高地,将该地日军守备队歼灭;日军驰援昆仑关,遭第五军攻击,伤亡惨重;中国军队攻克昆仑关。此战役为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次采取诸兵种协同作战,最终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并为桂南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3. “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案】“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4.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是指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而组成的以皇族为中心【答案】
的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撤裁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此一第一届责任内阁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并引起了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5. 护国运动
【答案】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日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激战。反袁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通电促袁退位。北洋军阀对袁离异,帝国主义“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撤销帝制,企图回到总统地位,遭到各方拒绝。同年6月,袁忧愤死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6. 四联总处
【答案】四联总处是指1939年9月,国防最高委员会《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纲要》规定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家银行合组的负责办理政府战时与金融、经济政策有关的各项特种业务的联合办事处。办事处设理事会,主席由蒋介石亲自担任,由各银行总裁、董事长和财政部、经济部的代表组成。下设战时金融委员会、战时经济委员会,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劝储委员会和秘书处。四联总处统制了全国货币的发行、贴放、汇兑和物价调整等。
7. 卢沟桥事变
【答案】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一起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的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又炮轰宛平城,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8. 科学补习所
【答案】科学补习所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04年由吕大森、刘静庵等人在武昌组成,以宗旨是“革命排满”。成立不久即与华兴会取得联系,借研究科学为名,在学校和新军中进行活动,并准备响应华兴会发动的长沙起义。因计划起义失败,遭到清政府镇压。1905年,刘静庵组织日知会继续活动。
9. 资源委员会
【答案】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统制工矿企业的主要机关,其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1日成立,从事调查研究各种国防经济资源及相应的开发建设工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具体工作上,资源委员会统制了钨、锑的生产和出口。购买工业机械设备,并兴办了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制造厂等工矿企业。抗战爆发后,负责主持工矿企业的内迁,并购储大量战略物资。抗战期间,在后方创办厂矿百余个,大量生产后方急需的产品,缓和了物资紧缺的危机;同时对外输出大量钨、锑、锡等矿产品,换回军火和重要物资,并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坚持抗战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该会接收日伪的主要工矿企业,在东北、台湾和关内各地设立中国石油公司、华北钢铁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成为国营生产事业专管
机构,进入全盛时期。此后,由于国民党扩大内战,致使其在战后大规模发展工矿事业的计划破产。新中国成立后,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各厂矿为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其职工及专家大多留在大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台湾当局宣布撤销资源委员会。
1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俄罗斯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2年8月起,中俄双方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西部边界的谈判。由于俄方态度蛮横,并以并以武力相威胁,致使谈判长期中断。中俄双方于1864年10月在原地重新谈判,并于7日签订了勘界议定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中俄《北京条约》里规定的边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霸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
二、论述题
11.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武汉是当时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迅速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络的枢纽,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据点和清朝反动统治的一个中心。
(2)武汉地区的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艰巨的革命准备工作。许多革命知识青年以当兵为掩护,长期潜伏在军队里进行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组织网遍及湖北新军各基层单位,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04年起,先后组建了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争取对象。
(3)1911年的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风潮,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革命形势一派大好。
12.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更加腐败,人民生活困苦。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18个省,定都天京后建立了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多次打败清政府的绿营兵和八旗兵,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运动虽被镇压,但清政府从此一蹶不振。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有力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