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847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
体胞核。内体膜上具有
和次级内
体
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
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
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
2. 肿瘤坏死因子
【答案】肿瘤坏死因子是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杀死肿瘤,或抑制组织癌变的因子。人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是
,与
(称为淋巴毒素)
有
的同源。这两种类型的
与相同的受体结合。
有是
是一种由1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常将它视为细胞因子;另一种
由T 细胞和B 细胞产生的。
3. 细胞分泌。
【答案】细胞分泌
是指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将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而又非内质
网组成部分的蛋白质和脂通过小泡运输的方式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选运送到细胞内相应结构、细胞质膜及细胞外的过程。分泌的物质包括各种酶类、激素、神经递质、局部介质、血清蛋白、抗体,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在植物包括细胞壁成分。分泌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泌的物质主要是供细胞内使用;另一种是要通过与细胞质膜的融合进入细胞质膜或运输到细胞外。
4. 原位杂交
【答案】原位杂交是指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5. peroxisome
【答案】peroxisome 的中文名称是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即微体,是指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不同生物的细胞中,甚至单细胞生物的不同个体中所含酶的种类及其行使的功能都有所不同。过氧化物酶体内常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使细胞免受
的毒害。
6. 超敏感位点
【答案】
超敏感位点
是指如用低浓度的
降解成酸溶性的
超敏感位点是染色质上无核小体的
处理
小片段后,能够首
片段,是活性
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或潜在转录活性的染色质被先被切割的少数特异位点。通常,
染色质的基本特征之一,超敏感位点的建立是基因起始转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7.
【答案】分离样品的方法。
在这种离心分离方法中,要用介质产生一种密度梯度,这种密度梯度覆盖了待分离物质的密度,这样,通过离心使不同密度的颗粒悬浮到相应的介质密度区。在这种梯度离心中,颗粒的密度是影响最终位置的唯一因素,只要被分离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大于1%, 就可用此法分离。
8. 简单扩散。
【答案】简单扩散又称自由扩散,属被动运转的一种,是指脂溶性物质或分子质量小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在膜内外存在浓度差的条件下沿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质膜的现象。分子或离子的这种自由扩散方式的跨膜运转,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的中文意思是等密度离心,是指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密度差异来
二、选择题
9. 下列不属于细胞系的特点的是( )。
A. 无限分裂
B. 染色体数维持正常水平 C. 染色体出现畸变 D. 失去接触抑制 【答案】B
【解析】一般当细胞株传至50代后又不能再传下去。如有部分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并带有癌细胞的特点,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细胞系细胞的根本特点是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的细胞,容易传代培养。
10.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 )。
A.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 B.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 光脱色荧光恢复 D. 焚光标记细胞融合 【答案】B
【解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 )用于检测体内两种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11.指出下列哪项是原核生物( )。
A. 病毒 B. 支原体 C. 疟原虫 D. 噬菌体 【答案】B
【解析】噬菌体为植物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形态,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
12.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分散?( )
A. 前期 B. 前中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A
【解析】B 项,前中期的一个特征性现象是染色体整列,染色体彼此靠近慢慢排列在赤道板上。C 项,中期染色体已完成整列,规则的排列在赤道板上。D 项,后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排列较规则。
13.血影蛋白( )。
A. 是红细胞质摸的结构蛋白 B. 能传递阴离子 C. 穿膜12〜14次
D. 是支撑红细胞质摸的膜骨架结构 【答案】D
【解析】血影蛋白在整个细胞膜的细胞质面下面形成可变形的网架结构,以维持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状。
14.从体细胞克隆高等哺乳动物的成功说明了( )。
A. 体细胞的全能性 B. 体细胞去分化还原性 C. 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D. 体细胞核的去分化还原性 【答案】C
【解析】将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受精卵细胞中,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机体,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