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613公共管理学与社会保险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T.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答案】史密斯模型是指山史密斯提出的一种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目标群体、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史密斯认为,政策可以被界定为由政府在旧的机构内,设立新的处理公共事务的模式或机构,或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政策发布以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一种“张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张力或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张力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抗议,因此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能带来一些其他变革。如果在对张力进行处理以后,运作顺畅,就实现某种制度化,在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回馈。史密斯将影响政策成败的重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类:
(1)理想化的政策。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政策内容是否妥当? 政策规定是否明确、可行?
(2)执行机构。即负责政策执行的政府机关或单位的特性如何?
(3)目标群体。即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的特性如何?
(4)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
2. 利益分析
【答案】在公共政策中,利益分析必须与事实分析、价值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并需要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①人们在分析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是:分配什么利益,向谁分配利益,谁获利益多,谁获利益少等。这些属于事实层面的分析。②利益分析离不开价值分析,在利益分析中必须渗透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理念,为利益分析提供价值导向。③要在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中寻找利益平衡,化解利益冲突,必须通过规范分析,达到激励和约束多元利益主体行为的目的。
3. 对策论
【答案】对策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4. 政府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5. 模型方法
【答案】模型方法是指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人们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细节、非本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模型方法在满足政策系统整体性的要求下,力求抓住本质、化繁为简,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
6. 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答案】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是指在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这一转变过程之间存在许多影响二者的变量——既有系统本身的因素,也有系统环境的因素。具体来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六大因素,其互动状况会影响政策执行绩效。其中包括:①政策目标与标准; ②政策资源; ③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制行为; ④执行机构的特性; ⑤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 ⑥执行者偏好。总体看来,该模型吸收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的优点,将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都纳入了模型中。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六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不够明确,即为什么某一因素会直接或间接或根本不影响其他因素,这一点该模型并没有给予详细说明。
7. 政策方案优选
【答案】政策方案优选,又称政策方案的抉择,是指决策系统对政策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之后,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理想的方案的过程。政策方案优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标准。
二、简答题
8. 简述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
【答案】艾凡雪维奇(JohnM.Ivancevich )等人在其所著的《组织行为与绩效》一书中,认为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境因素:①管理者的特性; ②部属的特性; ③团体因素; ④组织因素。这四项因素均会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选择与运用。
(1)管理者的特性
管理者本身特性如何,对其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人格特质:如领导者的自信力、个性、智力、能力等,均影响其是否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并将影响其领导行为的运用;
②需要与动机:领导行为是基于某种需要与刺激而产生动机,如对此能有所了解,将可以帮助解释、分析领导行为的取向;
③过去的经验与强化:领导者过去接受他人领导或以往领导部属的方式,如采取民主参与式、独裁专断式,抑或放仃式的领导,均将影响领导者日后的行为与领导形态。
(2)部属的特性
部属的特性如何,也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和领导行为的运用。包括:
①人格特质:部属自信心的强弱对以工作为中心或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形态,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部属智力与能力的高低,亦会影响其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②需要与动机: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部属将随需要层次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动机,因此,领导者应根据部属的需要与动机而采取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领导形态;
③过去的经验与强化:部属过去所接受的领导形态,将影响其行为取向。
(3)团体因素
团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工作关系及发展状况等亦影响着领导效能及领导行为的运用。
①团体发展:团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部活动的重点将会有所不同,领导者应依据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地调整或改变领导行为与形态;
②团体结构:领导行为应根据团体成员的交互行为及聚合力的程度的不同适时地加以调整; ③团体工作:团体的工作性质不同,将影响到领导行为与领导形态,
(4)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同样也会影响领导行为及领导形态,在组织因素中,须加考虑的因素包括:
①权力基础:产生领导的权力基础为五种:奖励权力、强制权力、合法权力、归属权力、专家权力。然而,在组织中,领导者所能运用的权力种类与大小并不一致,从而其领导行为自然而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规则与政策:由于组织内部所制定的各项规则之不同,及政策日标的差异,领导行为除受其限制外,亦需要配合并做出不同的适应;
③专业主义:在现代专业化的社会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专业知识是权力,也是影响力的基础,领导者与部属依其是否受过专业训练及所受专业训练程度的高低,而将影响双方的行为;
④时间:组织中的决策如受时间限制,须急速完成时,领导者为达到目标,可采取工作导向的领导形态。艾氏的情境因素说,使人们认识到领导行为是领导者、部属及情境等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领导行为是极端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情境因素将产生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领导形态,因此领导行为的选择运用,应对各种情境因素加以审慎的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从艾氏的理论亦可使我们了解,领导行为最重要之处就在于适应情境,配合情境因素以发挥领导效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