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

A. 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答案】A

【解析】设备管理具有设备独立性的特点,操作系统以系统调用方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逻辑设备名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时,调用中使用的是逻辑设备名,例如LPT1或C0M1等。而操作系统内部管理设备使用的是设备编号。

2. 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

I. 机器语言程序II. 汇编语言程序III. 硬件描述语言程序

A. 仅I

B. 仅III

C. 仅IIII

D.IIIIII

【答案】A

【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但其源程必须要翻译成目标程序成为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直接执行。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系统硬件行为描述、结构描述、数据流描述的语言。

3. 已知操作符包括价的后缀表达式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等时,用栈来存放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次序的操作符。若栈初始时为空,则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 )。

A.5

B.7

C.8

D.11

【答案】A

【解析】基本思想是:采用运算符栈是为了比较运算符的优先级,所有运算符必须进栈。只将大于栈顶元素优先级的运算符直接进栈,否则需要退栈栈顶运算符(先出栈的运算符先计算,

同优先级的运算符在栈中的先计算)。表达式

表所列:

产生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显然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5。

4.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5. 若路由器R 因为拥塞丢弃IP 分组,则此时R 可向发出该IP 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 报文件类型是( )。

A. 路由重定向

B. 目的不可达

C. 源抑制

D. 超时

【答案】C

【解析】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正确选项为C 。

6. 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 )设备。

A. 智能化

B. 交互式

C. 远程通信

D. 过程控制

【答案】A

7. 下列关于USB 总线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可实现外设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

B. 可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多台外设

C. 是一种通信总线,可连接不同外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