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彗星”征的伪像,也称()。 混响伪像。 多次内部混响伪像。 部分容积效应。 声速失真伪像。 镜像伪像。
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 小动脉。 小静脉。 毛细血管。 微循环血管。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微循环血管。
患者男,52岁,因“渐进性发热、胸痛、气急15d”来诊。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胸腔积液:草黄色,比重1.024,WBC300×106/L,L0.6,李凡他试验(+)。胸部X线片: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癌性胸腔积液。 风湿性胸膜炎。 漏出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化脓性胸膜炎。
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剂量-反应研究。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凝血因子Ⅻ由两个亚基构成,它们是()。 α和β。 β和δ。 α和γ。 β和γ。 α和δ。
符某,男,62岁。水肿不愈缠绵10余年,现症见全身水肿,腰以下甚,气短、腰冷痛,畏寒肢冷,面色灰滞,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应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