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条不属于中级工在测定结束后应具备能力或操作()。 测定结果是否记录完整、正确。 所用仪器的清洗。 仪器检查和维修。 熟悉进行修约与运算。
患儿女性,5岁,发热、咽痛1天后出疹就医。查体:体温39.5℃,颜面潮红,口周苍白圈,咽喉红肿,咽部可见脓性分泌物和假膜形成,颈部、躯干、四肢见弥漫性红疹,高出皮肤,扪之粗糙,压之褪色,有痒感,疹间无正常皮肤。患儿初步诊断为猩红热。该患儿目前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是() 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能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风湿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青霉素过敏者、严重感染时用广谱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疗程至少10天。 高热时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退烧药。 鼓励患儿多饮水或用温盐水漱口。 用沐浴露清洗皮肤,避免用肥皂。
肠杆菌科中,表面抗原是()。 A.O抗原。 B.H抗原。 C.K抗原。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常用的脱水药包括() 甘露醇。 螺内酯。 甘油果糖。 呋塞米。 高糖溶液。
患者女,58岁,因“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型并治疗后3年,骨痛15天”来诊。既往以硼替佐米(万珂)为基础的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及巩固治疗,并行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最佳疗效是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目前停药11个月。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右侧第5~7前肋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6次/分,律齐,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双下肢轻度压凹性水肿。如果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进展,错误的治疗是()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进行再诱导治疗。 诱导治疗后尽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加临床试验。 寻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和供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硼替佐米联合雷利度胺、地塞米松再诱导治疗。
可刺激T细胞增殖的刺激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