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报纸专副刊格局变化的原因。

【答案】专副刊诞生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在报纸上的格局一直是以副刊居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报纸一般为四版,文艺色彩较浓的综合性副刊能经常刊出,处于主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结束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开始了,专副刊在报纸上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报纸副刊日渐萎缩,各类专刊大幅度增加,刊期缩短,内容更新,现已占据报纸新闻版以外的大部分版面。报纸专副刊的格局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读者需求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各种文化书刊的大量发行,人们获得文化享受的渠道越来越多,对文艺性副刊的依赖越来越小。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由国家包下来,无需自己操心; 如今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需要自主决定自己的升学就业以及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为适应这种需求,有关理财、住房、汽车、电脑、求学、就业、旅游等类的专刊就应运而生。报纸本是大众传媒,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报纸也要分众化(小众化),因此需要适应不同年龄、职业和爱好的读者,分门别类地去创办多种多样的专刊。

(2)媒介的竞争

在迅速传播新闻方面,报纸远不如广播和电视,因此便在深度报道方面与之对抗。专刊容量大,时效性又不那么快,便于提供背景对新闻事件作深入阐释和多方面的开掘,便于从容地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冷静的思考。因此,各类专刊便成为报纸参与媒介竞争的有力手段。

(3)面向市场的选择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很多报纸相继失去了国家财政的补贴。办报的人不得不考虑如何通过竞办各种专刊来吸引广告主。各类专刊往往与相应的产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是相关产业的广告主看重的一块吸引相应消费人群的园地。住房、汽车、电脑、人才等提供信息服务的专刊,所以如此兴盛,不仅表示报纸服务读者的热忱,而且也包含办刊的经济动因,这是不必讳言的。

(4)经济和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善

长期以来,由于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实力的限制,报纸一直是四个版,不能满足读者对专刊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报纸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刷出版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