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731语言综合卷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这部电影我看过。”是主谓谓语句,“王老师教我们英语。”是_____句,“大家选他当代表。”是_____句,“他看书看累了。”是_____句。

【答案】动词谓语; 兼语; 连谓

【解析】动词谓语句是指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前面有主语、状语或后面有宾语、补语,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现。兼语句是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连谓句是指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2. 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叫_____。

【答案】语义场

【解析】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

3. 舌面前、清、擦音是

【答案】x[]

【解析】发x 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鳄前部,留出窄缝,软鳄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面前部和软鳄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4. “学习文件”是歧义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结构关系不同。

【解析】“学习文件”既可以切分成动宾结构的谓语短语,相当于“学什么”,还可以切分成定中结构的名词短语,相当于“什么文件”。

5. 句子从语气上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_____共四种。

【答案】祈使

【解析】句子从语气上划分的类称为句类,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祈使四种。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这两类句子都用降语调,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也用降语调,但往往比较平缓。

6. 金文主要指通行于_____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答案】西周

【解析】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是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7. 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8. 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_手段造字。

【答案】指事、会意:转注

【解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字形也要表音,但是它们的字形是先记录字义,然后通过形义一起去表汉语中的字词或语素音。

9. “凹”字一共有_____笔,书写时,按笔顺第一笔应是_____。

【答案】五; 竖

【解析】“凹”的笔顺是横、横折折、竖、横折、横,所以“凹”共有五笔,第一笔是横。

10.划分词类主要以词的_____功能为标准。

【答案】语法

【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二、简答题

11.完成下面义素分析的矩阵图。(有某义素的用“+”标记,没有的用“-”)

【答案】

12.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有什么意义?

【答案】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能够有助于我们正确了解基本词汇及一般词汇在词汇系统中的不同地位,更好地了解词汇的稳固性与历时变化的轨迹;

(2)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日常所需的词汇,促进词汇的健康发展。

13.从《白杨礼赞》中选出适当的例子谈谈句式选择的作用。

【答案】《白杨礼赞》中有短句、有长句; 有整句,有散句; 有陈述句,有反问句; 有的句子有比较长的插入语。各种句式都有它的表达作用。

以短句为例,文中在描写白杨树的伟岸时大量运用了短句,例如,“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表意十分简洁、明快、灵活,不但与本文作者直抒胸臆,发自内心直白的赞美:“我要赞美白杨树”相互映衬,延续了文风的简约,干脆,也契合了白杨树与那些有枝蔓的树相比最大的优点,朴素,独立,坚强不屈。用最简洁干练的句式来描绘,拥有如此骄人品格的树木,使白杨树伟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4.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白己的歌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白己的愿望,白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

②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

【答案】例①是排比,例②是层递。

(1)两者的相同点

①都有三个以上事物较整齐地排列着,例①是四个偏正短语并列,例②是三个动宾短语并列。②都有提示语,例①是“自己”,例②是“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