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医学高级)题库>肌肉松弛药及其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肌松药哪种解迷走神经作用最弱()

A . A.杜什库铵
B . B.阿曲库铵
C . C.哌库溴铵
D . D.罗库溴铵
E . E.泮库溴铵

前囟的测量方法错误的对角连线的长度是() A.对边中点的连线长度。 B.对角连线的长度。 C.邻角边的连线长度。 D.相邻角顶的连线长度。 E.前囟门周径的长度。 对安全界限理论提出,抑制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后的终板去极化作用,至少需有效占据乙酰胆碱受体() A.60%以上。 B.75%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E.100%。 在100Hz的强直刺激下,肌颤搐反应被抑制至少应有效占据乙酰胆碱受体() A.50%。 B.60%。 C.75%。 D.80%。 E.90%。 有关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竞争受体上ɑ蛋白亚基的乙酰胆碱结合部位。 B.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动态的,可反复结合。 C.竞争受体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D.与受体结合后改变受体结构,离子通道开放。 E.肌松药的作用消失有赖于其进入循环后被消除。 出牙延迟常见疾病是() A.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B.维生素D缺乏。 C.严重营养不良。 D.维生素C缺乏症。 E.牙胚形成时服用四环素。 下列肌松药哪种解迷走神经作用最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