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17岁。四肢阵发性抽搐2个月就诊。抽搐时意识丧失,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有时伴小便失禁,于间歇期神经系统体检无阳性发现。为提高该项检查的阳性率,最常用的激发方法是()

A . A.药物诱发
B . 睡眠
C . 禁睡
D . 用力咳嗽
E . 过度换气

患者,男性,36岁,因交通事故致肝脾破裂手术治疗,术中输贮存全血4500ml,新鲜浓缩血小板2个治疗量,出现皮肤发冷,青紫,血压95/70mmHg,创面渗血不止。化验:血清钾6.5mmol/L,血清钙1.85mmol/L,血液红细胞计数2.6×1012/L,血小板计数为40×109/L,Hb10lg/L,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稍降低。并出现手足抽搐症状,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并伴有心律不齐。创面渗血不止原因,最可能为()。 A.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数量过多。 血小板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过多。 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男,52岁,渐起右上下肢抖动1年半,既往史无特殊。检查:血压20/12.6kPa(150/95mmHg),神志清楚,表情呆板,右上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右上下肢可见静止性震颤,余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此病人合适的治疗为() 低分子右旋糖酐。 苯妥英钠。 左旋多巴。 强的松。 新斯的明。 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传染源。 储存宿主。 传播因素。 传播机制。 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是指() 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以上均是。 直立姿势时,不能借助于重力引流的鼻旁窦是() 额窦。 蝶窦。 上颌窦。 筛窦前组。 筛窦后组。 男性,17岁。四肢阵发性抽搐2个月就诊。抽搐时意识丧失,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有时伴小便失禁,于间歇期神经系统体检无阳性发现。为提高该项检查的阳性率,最常用的激发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