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条件中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 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如下处理,正确的有()。 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清犯罪事实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继续侦查。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撤销案件,释放被拘留人,发给释放证明。需要予以行政处理的,依法处理。。
下列案件中,(),对其拘留后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犯罪嫌疑人甲将邻居汪某杀死后逃到外地,一年后又抢劫作案两起。 犯罪嫌疑人乙伙同不满16周岁的马某抢劫一辆摩托车。 犯罪嫌疑人丙自2006年至2007年间,盗窃作案两起,抢劫作案3起,聚众斗殴1起。 犯罪嫌疑人丁某教唆精神病人孙某抢劫作案一起。
关于拘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拘传适用于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 拘传适用于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 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 异地执行拘传时,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拘传到办案机关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
拘传适用的对象是()。 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 未被羁押的被告人。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蒋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缴纳保证金3000元。在取保候审期间,蒋某违反有关规定情节较重,公安机关全部没收了蒋某的保证金。那么,在没收蒋某的保证金后,公安机关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