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戴震
D. 李举
【答案】B
2. 在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中”,生员初入学时进入( )
A. 外舍
B. 内舍
C. 上舍
D. 中舍
【答案】A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 )。
A. 拉伊
B. 凯兴斯泰纳
C. 蒙台梭利
D. 克里斯曼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的了解掌握程度,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兴斯泰纳,他认为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又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他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他们是三位一体的。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感官教育、关于自由、纪律与工作的关系是非常有特色的,蒙台梭利还要联想对比下福禄培尔。克里斯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学的倡导者。
4.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经过多次局部的增改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
A. 乡村教育
B. 普通教育
C. 师范教育
D. 职业教育
【答案】B
5. 汉代察举制中,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叫做( )
A. 常科
B. 制科
C. 射科
D. 特科
【答案】D
6. 维新运动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八股取士之后,另外设了什么特科? ( )
A. 法律
B. 经济
C. 政治
D. 数学
【答案】B
7. 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
A. 《学制令》
B. 《大学令》
C. 《产业教育振兴法》
D. 《教育基本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日本教育法案的了解程度。1872年,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并且效仿法国,将全国分成8个学区。日本政府在1918年颁布了《大学令》,大学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可以设立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单科大学,3-4年修业年限; 大多是录取的预科或者高级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日本在1947年的时候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指明了方向,主要精神是:陶冶人格,培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还有学术自由,男女同校等。
8.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加涅的学习分类的考查。连锁学习是指学习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辨别学习指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指能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规则学习也称作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原理的学习就是规则学习; 高级规则的学习也称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9. 以掌握为日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答案】B
【解析】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面,掌握目标者认为努力是改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往往将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多少。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而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的好坏。因此,答案选B 。
10.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 )
A. 严复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康有为
【答案】A
1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