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财经大学803管理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2. 试说明短期边际产量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案】(1)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对偶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
(2)短期企业的总成本为:
式中,TFC 为常数,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 是给定的。由上式可得
:
。
由此可知,在短期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之间呈反向变动; 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向变动。具体地讲,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 L 是先上升,达到一个最
,
即
高点以后在下降,所以,边际成本MC 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反应在图形上,MP L 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 曲线的下降段; MP 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 曲线的最低点。
3. 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答案】(1)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要素的最优组合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都是
。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Q=f(L , X )。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 ,既定的劳动价格和资本价格分别为w 和r ,π二表示利润。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即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根据上述两式,可得:
这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4. 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
【答案】垄断厂商差别定价又称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商品。价格歧视有三种形式,称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则是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实施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垄断厂商必须面对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即垄断厂商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具有水平需求曲线的完全竞争厂商一日‘提高价格,就会损失所有的顾客,因此无法实施价格歧视。 (2)垄断厂商必须能够推断出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从而将消费者按照价格弹性大小区别对待。垄断厂商根据MR 1=MR2=MC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确定产量和价格,使得价格弹性较小的消费者支付较高的价格,价格弹性较大的消费者支付较低的价格。
(3)垄断厂商必须有能力阻止或限制支付低价的顾客将产品转卖给愿意支付高价的顾客,即阻止
所划分的不同市场间的商品流动,否则,支付低价的顾客的套利行为会使厂商的歧视价格失效。
5. 我国一些城市由于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种问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会产生哪些影响?
(3)这种措施对消费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 政府又可以做此什么?
【答案】(1)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来缓解或消除用电紧张的状态。因为通过提高电价,一方面可以减少用电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刺激电力的供给,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这个问题。这一措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如图所示,电的需求曲线为D 。当电的市场价格为P 1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量为Q 1,消费者剩余相当于的面积。当政府将电的市场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
。显然,政府提高电价,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图中阴影部分量减少为Q 2, 消费者剩余相当于
面积相当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图
(2)政府采取这一措施会促使人们节约生活和生产用电,避免用电浪费,将有限的电力供给量使用在最重要或真正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用途上,提高用电效率,促进电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长期看,提高电价还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电力生产行业,增加电力供给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扶植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工艺,促进火力、水力、核能和风力发电,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给的短缺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电几乎是各种产品的基本生产资源,而且电的相近替代品是十分缺乏的,所以,提高电价会普遍增加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可能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因此,这也是政府在提高电价时需要考虑和协调的一个问题。
(3)在居民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电价会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为了保持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政府可以对居民实行用电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