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 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疟原虫释放毒素。
两种诊断方法或两组之间均衡性检验包括() 受试对象的种属、性别、年龄、体重、血压等。 样本数量。 大样本不需检验。 实验条件。 随机化方法抽样。
非比例再保险
布置轻型井点降水时应注意的是()。 滤管必须埋设在透水层上。 总管的布置宜接近地下水位线。 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 总管应具有0.25%~0.5%的坡度。 滤管必须埋设在透水层内。
患者女性,76岁,因“牙龈出血1周,腹痛向腰背放射1日”入院。29日前患者因冠心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入院治疗,10日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服用华法林3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辛伐他汀。出院时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INR)为2.5,出院后未复查。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和痛风史。查体:血压17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8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脐周偏左压痛,可触及包块(直径约6cm),质地中等、活动性差,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INR为5.5。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腹膜后局限性液性暗区(5cm×6cm)。诊断:
①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②持续性心房颤动;
③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④腹膜后血肿。
使用华法林的指征有() 患者为76岁老年女性。 患者有高血压。 患者入院诊断为永久性心房颤动。 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患者冠心病。 患者有牙龈出血。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的临床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