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浸润的体征最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 心脏增大。 胸骨压痛。 牙龈肿胀,皮肤损害。 淋巴结、肝脾肿大。
男,37岁。自幼起咳嗽、咳痰、喘息,多为受凉后发作,静滴“青霉素”可缓解,10~12岁无发作,20岁后又有1次大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全身发紫、端坐不能平卧,肺部可闻及哮鸣音,静脉推注“氨茶碱、地塞米松”可完全缓解。自后反复出现夜间轻微喘息,每周发作3次以上,不能入睡,PEF变异率为35%。查体: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9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什么情况下出具校准证书?对校准证书的要求是什么?
男,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内膜结核。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女,19岁。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咳嗽2年,每年秋、冬季发作,可自行缓解,此次已发作半天症状仍继续加重而来就诊。体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假设信息】给予足量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和氨茶碱治疗2天,病情仍无好转,呼吸困难严重,口唇发绀,心率>120次/分。此时应采取() A.原有药物加大剂量再用24小时。 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大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男,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诊断及病情程度确定后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