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1岁患儿,哭闹时口周发绀、呼吸急促。体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叩诊心界扩大,心率160次/分,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肝肋下3.5cm。该患儿的诊断考虑是()

A . A.房间隔缺损
B . 室间隔缺损
C . 动脉导管未闭
D . 肺动脉狭窄
E . 法洛四联征

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家庭由独立的互不关联的个体和子系统组织在一起。 家庭内部以血缘、婚姻、家族文化的代际传递、行为反馈等复杂的方式自我组织起来并持续发展的开放系统。 家庭内部发生交互作用,而与外界之间保持相对独立。 个体异常心理仅仅发生于个体内部,并不受人际系统内互动模式的影响。 家庭治疗是将家庭内部每一个成员都看成是患者来进行个体治疗。 患儿男,4岁。因青紫、气短,经常出现蹲踞现象,诊断为"先心病"。在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昏厥、抽搐。昏厥发作的机制是() A.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肺血流突然减少。 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降低。 血压下降。 血黏稠度增高。 组织耗氧量增加。 男性,68岁。20天前因股骨颈骨折行皮肤牵引,3小时前突发气促、持续右胸痛,X线胸片示:右肺纹理变细,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动脉段膨隆,少量右胸积液,多次心电图未见明显ST段抬高。如患者按上述检查已明确为肺血栓栓塞症,出现血压持续 A.吸氧。 溶栓。 适当补液。 硝酸甘油。 抗凝治疗。 血管活性药。 男性,78岁。长期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24年,活动性气促11年,并下肢水肿4年,加重并发热、意识模糊2天;查体:神志欠清,发绀、躁动,气促(RR31bpm),双肺散在干、湿性啰音,心率108/分钟: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此时患者出现的酸碱失衡诊断为()(提示:通过以上处理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天后出现躁动,查血气分析检查结果为pH7.46,PaCO251mmHg,PaO2105mmHg,HCO46mmol/L。)。 1岁患儿,哭闹时口周发绀、呼吸急促。体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叩诊心界扩大,心率160次/分,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肝肋下3.5cm。治疗原则应选用() A.控制心衰,及时手术治疗。 长期服用洋地黄维持量,4~5岁手术。 长期应用抗生素,4~5岁手术。 吲哚美辛口服,观察病情变化。 平日多饮水,防止血液黏稠。 1岁患儿,哭闹时口周发绀、呼吸急促。体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叩诊心界扩大,心率160次/分,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肝肋下3.5cm。该患儿的诊断考虑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