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634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雷雨》

【答案】《雷雨》是曹禺创作的话剧,它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载于《文学季刊》1934年1卷3期。剧作主要讲述的是资本家周朴园为结婚而赶走被他引诱并生下两个儿子的女佣之女梅侍萍。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女四凤。多年以后,周朴园丧妻又续娶繁漪,生子周冲。繁漪婚后处于极度苦闷压抑中,与周之长子周萍发生乱伦关系。后鲁贵、四凤进周府帮佣,周萍则移情四凤。远在他乡帮佣的侍萍前来探亲,巧遇周朴园,并惊悉周萍、四凤兄妹乱伦,痛不欲生。周萍被迫决定携带己怀身孕的四凤出走。繁漪极力阻止无效,绝望中当众公布与周萍之乱伦关系,周朴园亦被迫公开了侍萍的身份。四凤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打击,意外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亦遭电击,周萍开枪自杀,繁漪、侍萍先后发疯。剧作情节曲折生动,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自然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简练精确,富有动作性,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作之一。

2. 三大主义

【答案】“三大主义”是“文学革命”的纲领,由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3. 丁西林

【答案】丁西林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物理学家,是我国现代幽默喜剧的开创者和话剧运动的先驱者,有《丁西林剧作全集》行世。1923年发表独幕喜剧《一只马蜂》,1925年创作独幕喜剧《压迫》,喜剧风格趋于成熟。抗战时期发表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妙峰山》等,更显纯熟的喜剧技巧。建国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剧协常务理事等职。写有戏曲剧本《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历史喜剧《孟丽君》,同时翻译英国戏剧作品。其剧作长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喜剧因素,设置戏剧冲突,风格轻松诙谐,对话机智幽默。

4. 《画梦录》

【答案】《画梦录》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于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录《墓》《秋海棠》《雨前》《黄昏》《独语》《梦话》等十九篇。内容多反映知识分子在黑暗现实中郁

闷感伤的情怀,文笔优美,音调柔和,色彩绚丽,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5. 《华盖集》

【答案】《华盖集》是鲁迅所著杂文集,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收录其1925年1~12月所作杂文三十一篇,题记一篇、后记一篇。书名借民间关于“华盖运”对于和尚是好运而对俗人则是恶运之说,以见自己“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被“正人君子”们“党同伐异”所得的“癖痕”。其中作品大多针对封建旧文化及其卫道者而发,文风泼辣洛肆,寓意深刻痛切。

6. 九叶诗派

【答案】九叶诗派是四十年代后期于国统区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又称中国新诗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浞、袁可嘉、穆旦等。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阵地,共出版作品十七辑,后又出版《创造诗丛》《森林诗丛》,共计二十种。诗作在艺术上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并吸收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段,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力,在四十年代的诗坛独树一帜。但直到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们四十年代的诗选《九叶集》后,该派才得名“九叶派”。

7. 新感觉派

【答案】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第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蜚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新感觉派的根本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代表作品有刘呐鸥《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石秀》《将军底头》等。

8. 《故事新编》

【答案】《故事新编》是鲁迅在193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他在1922-}-1935年间所作小说八篇。其中《补天》《奔月》《铸剑》《出关》四篇先后发表于《晨报四周年纪念增刊》《莽原》《海燕》等报刊,其余直接收入本书,根据故事发生时代先后为序。作品用崭新手法写古代题材,赋史事以新意,借故事以针贬现实,思想上、艺术上都颇有成就,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典范之作。

9. 《囚绿记》

【答案】《囚绿记》是陆蠡1940年创作发表的一篇现代散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当时陆蠡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他写1939年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

10.《围城》

【答案】《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品围绕方鸿渐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及内地的所见所闻及其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复杂感情纠葛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作品撩开爱情、亲情及家庭关系的帷幕,来洞穿受到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刻画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揭露了他们的虚伪、丑陋的人性,表现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仿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以其高超的讽刺艺术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夏志清称为“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录”。

二、简答题

11.简述无政府主义文化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答案】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惟一明确宣称“我是一个安那其主义者”,并长期参与无政府主义实际政治生活的作家。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揭露封建主义的危害及其吃人的本质

由于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封建礼教与巴金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因此,批判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封建礼教成为巴金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巴金的主要文学成就也是在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如《家》《春》《秋》《春天里的秋天》《雾》等,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和无情的批判。

(2)深刻反映反动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

无论是旧的封建统治还是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都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残酷的现实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相距甚远。因此,揭露反动统治者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反映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也一直是巴金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雾》《雨》《电》等。

(3)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是历代中外作品都热衷表现的。在当时,对反动统治下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进行描写和歌颂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巴金在《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爱情三部曲”中所塑造的这类人物如杜大心、王学礼、陈真、吴仁民、敏等,都在当时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4)宣扬无政府主义思想对青年的影响

为了宣传无政府主义,巴金还在其文学作品中宣扬无政府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在《家》中,他描写了青年们都狂热地去看宣扬无政府主义观念的《夜未央》的情景。

12.简述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答案】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