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通过_____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
【答案】阿拉伯
【解析】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从而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纸术是在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人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火药是在13世纪左右,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指南针在宋代就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才有了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可能。
2. 中国文学中常说的“韩柳文、李杜诗、苏辛词”中的“辛”指的是_____
【答案】辛弃疾。
【解析】辛弃疾,既有经邦济世之才,又有廓清天下之志,个人经历颇富传奇色彩,词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3.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4.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撰的《_____》
【答案】说文解字
【解析】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全书收9353个字,其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5. 中国思想史上,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
【答案】孟子
【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还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且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
6. 我国字典的雏形始自《_____》。
【答案】《尔雅》
[解析】《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其作者己无考,一般认为是汉代的著作,是一种训话性质的辞书。“训话”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尔雅》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训话学专著,而且是后世字典的雏形,《尔雅》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类似的辞书。
7. 日语的表音符号平假名是根据中国汉字的_____演化而来的。
【答案】草书
【解析】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随着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人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8. “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汉武帝刘彻,对内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实行盐、铁国营政策,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同时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二、选择题
9.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 )。
A. 云南元谋
B. 浙江余姚
C 内蒙赤峰
D 河南安阳
【答案】B
【解析】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己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10.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四书”指的是( )。
A.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B.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C. 《论语》《孟子》《荀子》《列子》
D. 《老子》《论语》《墨子》《韩非子》
【答案】B
【解析】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学的入门读物,这才开始有“四书”之称。
11.西藏喇嘛教属于佛教哪一宗? ( )
A. 密宗
B. 法相宗
C. 禅宗
D. 华严宗
【答案】A
【解析】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而密宗,也称密教,其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多部,自称受大日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
12.哪位名医是汉代的? ( )
A. 李时珍
B. 扁鹊
C. 华佗
D. 孙思遂
【答案】C
【解析】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3.在行政区划方一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 )。
A. 十二州制
B. 郡县制
C. 道路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政府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十道。开始,它也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便于十道设立巡察使,具备了监察性质,相当于西汉时的部州,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沿革。
14.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 )的战争。
A. 分裂格局形成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