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对于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正确的是() A.对于两个制剂,通常采用双周期两制剂试验设计。 对于3个制剂,宜采用3制剂、3周期的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 洗净期应不少于药物的3~5个半衰期,通常为1周或2周。 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总采样点不少干10个点。 取样一般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男性,25岁,因持续的低热20天,腹痛、腹泻1周住院。入院查体:T:38.1℃,P:96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颈部可触及如蚕豆大小肿大的淋巴结,表面光滑;腹部触及肝脏肿大,达右肋下4cm,质软,有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3.2×10<sup>12</sup>/L,RBC:3.5×10<sup>9</sup>/L,Hb:90g/L,BPC:95×10<sup>9</sup>/L。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应进一步进行的检查是() A.骨髓象或淋巴结活检。 腹部B超。 X线检查。 心电图检查。 腹部CT。
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微分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症为() 关节疼痛。 肌肉酸痛。 亡血失精。 半身不遂。 身体不仁。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提示:维生素C的水溶液与空气接触,自动氧化成脱氧抗坏血酸,从而进一步水解生成2,3-二酮2-古罗糖即失效,因此氧化是影响溶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处方中NaHC03的作用是哪一个() A.抗菌防腐剂。 抗氧化剂。 缓冲剂。 鳌合剂。 PH调节剂。
黎某,51岁,高血糖病史6年,手足麻木2月余。诊见:口渴喜饮但量不多,疲乏,手足麻木,时有刺痛,下肢发凉,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缓细。应首选的方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