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答案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真理及其基本属性。
【答案】(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一个认识论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能够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
(2)真理的特性:事物的本性通过其特性体现出来。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的本性。
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这是真理之所以为真理的首要条件。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主要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只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真理当中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②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可以从两个力一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局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
③真理的具体性指的是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的条件和范围内的一致。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具体的真理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在人的认识中,应当尽可能地把握住对象的一切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达到真理的必要条件。但这种全面性并不在于一切方面和细节毫无遗漏的罗列,而在于它们的本质的综合,即把握对象一切方面的总和。
2. 事物变化的多向性有哪些表现?
【答案】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的运动:
(1)单一水平的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
(2)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从有序向无序、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如化合物和有机体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以及一切机械的、光的、电磁的、化学的和生命的运动向热运
动形式的转化;
(3)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其中,上升性在多向运动中占主导地位。
二、论述题
3. 试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案】(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揭示了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①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与否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在一个社会中,生产力能以它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超过其他社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关系更为先进,主体能力得到更大提高。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原因如下: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而且它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4. 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答案】(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
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①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
②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辨析题
5.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