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1经济管理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简述西方经济学对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并说明你的评价。
【答案】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高; 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低。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2)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 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①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 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 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②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 曲线相交; 产品的均衡价格很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数量很低。
③在寡头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寡头厂商的均衡模型。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3)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但是会导致产品同质化,缺少多样性; 小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性、个性化,但是市场效率较低。在评价一个市场结构的好坏时,可能评价标准需要多元化,而不仅仅依靠效率标准,因此选择市场结构需要综合平衡各个目标,不能简单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就是最好的。
2.为什么对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水的价格要比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钻石的价格低?
【答案】对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水的价格要比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钻石的价格低这一悖论就是著
,也称之为“价值悖论”名的“钻石与水悖论”。
约翰·劳认为水之所以用途大、价值小,是因为世界上水的数量远远超过对它的需求; 而用途小的钻石之所以价值人,是因为世界上钻石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即物以稀为贵。马歇尔用供求均衡来解释“价值悖论”。他认为,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仅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可是,钻石的供应量却非常少,而需要的人又多,所以,想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
边际学派试图用“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悖论。按照边际学派的观点,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由于水源充足,边际效用很小,所以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由于钻石稀缺,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3.张三将全部的收入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设他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满足
。现在,设P x 下降,P y 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试分别在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讨论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案】(1)当张一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却减少,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即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增加。
(2)当张二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不变,所以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对Y 的需求量不变。
(3)当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富有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一,购买X 所花的费用随着X 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而减少对y 的需求。
4.说明规模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异同。
【答案】(1)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在所有要素同时等量变动时,产量的变动幅度小于要素变动幅度。比如说劳动、资本等都同时增加1倍,总产量增加小于1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产量达到某点以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会引起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2)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联系
规模报酬和边际收益均是考察厂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时产量变动的情况,厂商在短期内应该按照边际收益规律来安排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量,而在长期规划时需要参照规模报酬规律对生产规模进行规划。所以二者均是厂商生产决策时应遵循的规律。
(3)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
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可以看出,边际收益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
边际收益递减不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规模收益递减却小是必然的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规模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二、论述题
5.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
【答案】“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户和厂商在完全竟争
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依照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按既定价格支付购买商品的费用,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的支付变为企业的收入。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以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最低。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
上述描绘的市场机制运行结果可以通过所有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在所有市场上同时达到,即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其他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依照帕累托最优标准,首先,从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按市场价格选择任意的商品和劳务。如果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其对于该商品的购买量取决于他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估价:如果估价超过价格,他就会购买; 否则,他就不会购买。这样,当每个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他们所消费的数量都是他们愿意持有的数量,任何数量的变动都不会使其中一个消费者得到好处。
其次,从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生产最终产品来看。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必须选择最小成本的生产技术,以最合理的比例组织生产要素投入,从长期来看,厂商提供的产出倾向于使得技术最优、成本最低。市场机制在生产方面的效率不仅在于企业合理使用生产要素数量,而且表现在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配置。如果企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企业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恰好使得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超过该要素的价格,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它。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对所有厂商都相同,因而该种生产要素为所有的企业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都相等。尽管不同的企业可以使用小同的生产技术,但从边际的意义上来看,谁也不能从单位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任何使得生产要素在企业之间分配数量变动的再配置,都是缺乏效率的。
最后,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来看。就一种特定的商品而言,价格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评价,又反映了企业生产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数量的评价通过需求曲线表现出来,而企业生产不同产量时的边际成本则体现在供给曲线之中。因此,当竞争的市场处于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数量。任何其他的生产数量都不是最优的。若消费者的评价超过企业的边际成本,那么增加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反之,若消费者的评价低于企业的边际成本,则减少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同样地,在多种商品情况下,当市场处于均衡时,消费者与企业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提供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效用之比。故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产品组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