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方从义山水画的“放逸”之趣

关键词:元代,道士画家,方从义,文人画,放逸

  摘要

元代,是文人“逸品”画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道士则是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方从义,从小就修禅悟道,修道于江西龙虎山。在修行过程中,自然界的奇妙深深地触动了方从义的心灵,激发了其个人之情怀,形成了个性独具的兴趣爱好。他用墨笔挥写情怀,不为古人所限制,书写自我胸中逸气,潇洒不已,由此便形成了“放逸”之风。不同于一般的道士,方从义博学多才善诗文、书法、绘画,更富有文学的涵养。其画初学董、巨而后学“米氏山水”……,尤善作云山墨戏。方从义乃性情中人,由于此人在世时不轻易送别人作品,所以流传在世的作品不多。现在对其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比较少,所以造成了学者想对此研究、发掘,但却难于着手。尽管如此,本人通过多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整理文献进行研究,希望把我们原来对方从义模糊不清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具体而言,本文意在尽量详细准确的发掘方从义艺术作品内涵与道教精神的联系,同时分析和对比与方从义同一时代其它画家的创作状态,由此开启我们对这位“道士画家”新的关注,并寻找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开辟中国画研究的新领地。
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来研究分析:
引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现存元代道士方从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组成。
第一章简要论述时代给一些文人带来的影响和方从义从道和同时代其他文人从道具体有何不同。
第二章方从义的生卒年月。方从义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思想影响来分析其字号的取意及内涵,从多角度分析方从义字号的内涵、意义,借以观照和透视方从义的性格。
第三章具体分析方从义的人生主要经历,对方从义所处时代的具体分析,发掘时代对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隐逸情节和中国山水画中所注入的“道”家思想。由于方从义存世作品不多,本文仅就其主要作品的章法、用笔、思想等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分析的主要思想来源,其一是道师金蓬头,其二则是方从义自己所在的道教。方从义综两者所长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放逸”思想,表现与其作品之上;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并且喜欢云游于自然山水之间,也创作出了一些文艺作品。
第四章通过对比倪瓒的“高逸”和方从义的“放逸”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方从义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结语部分是根据方从义的成长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一些发散性思考,在“道”、游历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方从义这位彪炳道教史册而又独创“放逸”之风的道士画家,其中有可引起我们深入思考及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