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性,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仅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上限,中性粒细胞89%。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骨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的处理是() A.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B.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 C.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碟状。 D.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 E.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
血管内皮主要的作用是() A.止血。 B.抗血小板。 C.抗血栓。 D.促纤溶。 E.释放凝血因子。
47岁男性患者,右小腿反复肿胀,发热,考虑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骨干增粗,变形。 B.骨髓腔变窄,消失。 C.骨质以增生硬化为主。 D.可见泥沙样死骨。 E.以上都可见到。
血块收缩不佳见于()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增多症。 C.血小板无力症。 D.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E.血栓性疾病。
女,35岁,有药物滥用史,右前臂疼痛、肿胀、溃疡,选出最可能的诊断() A.化脓性骨髓炎。 B.成骨肉瘤。 C.Ewing肉瘤。 D.骨结核。 E.骨化性肌炎。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物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