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颈浅淋巴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位于胸锁乳突肌浅面。 沿颈外静脉排列。 收集腮腺、耳后等处的淋巴液。 输出管穿越胸锁乳突肌引流到颈深淋巴结。 口腔癌先转移到颈浅淋巴结,晚期到颈深淋巴结。
患者女性,51岁,左下肢跛行1周,无低热、盗汗、咳嗽,否认结核病史。查体:意识清晰,血压110/72mmHg,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张力及动脉搏动无异常。X线示左股骨中段骨质破坏。颅脑MRI:(-),Hb90g/L,白细胞8.3×109/L,其中N67%,L32%,TB-Ab:(-),ESR23mm/h,血CEA62.6μg/L,SCC-Ag、NSE及Cyfra211水平正常。18F-FDGPETCT全身显像示:左股骨中段骨质破坏伴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左下肺前基底段见-1.0cm×1.2cm结节,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SUVave3.5,SUVmax5.6;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18F-FDGPET/CT在本病例的作用包括() A.特异性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评估结核性病变为活动性抑或陈旧性。 协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确定骨髓炎病程。 确定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炎症病程。
避免上颌义齿基托纵裂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腭侧基托中加金属网或金属基托。 人工后牙排列近牙槽嵴顶。 减小前牙覆鸦。 获得平衡鸦。 加厚义齿基托。
患者女性,4岁,发育正常,右眼斜视矫正术,术中牵拉外直肌时心率突然减慢。合适的麻醉方法是() A.局麻。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针刺麻醉。 不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表面麻醉。
[复合型非选择题]女患,56岁,因"间歇性头痛伴发热2个月,加重10天"入院。在某私人诊所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哌酮钠治疗1个月,发热、头痛未减轻,且逐渐加重,体温多在37.8-38.5℃。2年前确诊"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2年来一直口服泼尼松30~60mg治疗。查体:颈抵抗(+),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均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应如何治疗() A.抗结核治疗。 抗病毒治疗。 广谱抗生素治疗。 抗真菌治疗。 皮质类固醇治疗。
正常成人ST段下移幅度,在任何导联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