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922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折弯的需求曲线
【答案】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被称为斯威齐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悄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如图所示,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 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的dB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右下方的BD 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
是B 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 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虽然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为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中的价格水平
2. 恩格尔定律 ,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
【答案】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 三级价格歧视
【答案】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意味着垄断厂商对小同的人按小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对于既定的团体,每单位商品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当完全垄断厂商按三级价格歧视定价时,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即:,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e 1=e2,则
产品的价格较
4. 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 ·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一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5. 需求交叉弹性
【答案】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e XY 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用ΔQ X 表示商品X 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P Y 表示相关商品Y 的价格的变化量,则需求交义弹性公式为: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
,把有关参数代入,可得; 如果e 1>e2,
则。 。 。如果e 1<e2,
则在三级价格歧视下,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尚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6. 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
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 和Y 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
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 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的生产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 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二、简答题
7. 混合策略博弈与纯策略博弈有什么不同?
【答案】在纯策略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对策略的选择都是“确定”的,即总是以100%的可能性来选择某个策略,而在混合策略博弈中,参与人则是以一定的可能性来选择某个策略,又以另外的可能性选择另外一些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人选择的就不再是原来的单纯的策略,如上策略或下策略,而是一个概率向量,如以某个概率选择上策略,以另外一个概率选择下策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