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基础检验技术题库

问题:

[多选] 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的因素是()

A . 血小板减少
B . 肝素过多
C . 肝脏病
D . 血友病
E . 溶血性黄疸

若温病邪热已退,症见干咳,口干渴,舌红少苔者,方用() A.竹叶石膏汤。 B.三甲散。 C.沙参麦冬汤。 D.益胃汤。 E.薛氏参麦汤。 新生儿体温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丧失。 汗腺功能不成熟,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功能差。 新生儿代谢率高,容易发热。 基础代谢率低。 患者男,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2.6×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培养() 粪便培养。 血培养。 尿液培养。 胆汁培养。 玫瑰疹刮取物培养。 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 73.0%。 75.0%。 77.0%。 79.0%。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喘息、气促10年,加重3日”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受凉出现气促、喘息,偶有咳嗽,咳多量白色泡沫痰,痰较易咳出。在院外给予抗炎、平喘(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气促、喘息时有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发作频率逐年增加,发作时表现无明显变化,每次发作时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3日前因受凉,气促、喘息再次出现,休息状态下发生,走平路100米左右后加重,无发汗,偶有咳嗽,每次2~3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出。无发热、寒战,无胸痛、胸闷,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治。查体:体温36.1℃,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面色正常,表情正常,意识清,语言清晰,查体合作。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7.51×109/L,血小板129×109/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支气管哮喘。常用平喘药不包括() 头孢他啶。 茶碱类。 抗胆碱药。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和糖皮质激素。 β2受体激动药。 氟康唑。 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的因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