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

A. 唐代

B. 汉代

C. 秦代

D. 周代

【答案】B

2.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 )制定的。

A. 王守仁

B. 湛若水

C. 阮元

D. 朱熹

【答案】D

3. 汉代察举制中,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叫做( )

A. 常科

B. 制科

C. 射科

D. 特科

【答案】D

4. 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 )

A. 系统性

B. 等级性

C. 制度化

D. 专门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等组成的中央官学的性质的了解程度。唐代对各级官僚子弟所能进入的学校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如国子学要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太学是五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四门学是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崇文馆和弘文馆也是皇亲及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孙才可准入; 规定之外,很少能够破格入学的,一般庶

族子弟只能进地方官学或实科学校学习。可见,唐代中央官学的等级之森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5. 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

B. 普通教育与通用技术教育向融合

C. 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

D.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

【答案】A

6.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 举人

B. 贡士

C. 秀才

D. 进士

【答案】D

7.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8. 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

A.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 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 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D. 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答案】A

9. 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合乎他们要求的就受到奖励,否则就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 传递

B. 选择

C. 创造

D. 传播

【答案】B

【解析】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作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

10.“夏曰校,殷曰庠,周约序。学则二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 )

A. 《论语》

B. 《尚书》

C. 《礼记》

D. 《孟子》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1.“化性起伪”

【答案】“化性起伪”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指出人

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经久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2.癸卯学制

【答案】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二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清管学大臣张百熙

,和荣庆、张之洞拟定。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癸史称“癸卯学制”

卯学制从纵的方面可分三段七级,儿童从7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全部学习时间共25~26年。其中,小学教育9年(包括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 中学堂5年(一级); 高等教育11~12年(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了级)。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和优级; 实业学堂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此外,还设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及译学馆。

该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各自成系统,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更周密完备,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较大。癸卯学制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教育的形式,但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的精神。而且这个学制从学校体系、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组织都抄自国外(主要是日本),不符合中国实际,并特别重视外语教学,所以它又具有半殖民地教育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