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院)852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呼吸(respiration )
,又称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答案】呼吸(respiration )
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RC )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 )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释放出A TP 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2. 假菌丝。
【答案】假菌丝是指酵母多次芽殖形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连,形成分隔处有隘缩,隔膜两端直径不一致的藕节状细胞串。
3. 分生孢子。
【答案】分生孢子是一类在真菌特化的产孢子细胞上形成的不运动孢子,形态多样,数量众多,是多数真菌的无性繁殖体。它的特征是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形态学指标。
4. 悉生生物。
【答案】悉生生物是指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
5. 缺陷噬菌体。
【答案】缺陷噬菌体是指由于脱离宿主核染色体过程中发生低频率的误切或由于双重溶源菌的裂解而形成的一类温和噬菌体的突变体。
6. 微生态制剂。
【答案】微生态制剂是指依据微生态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其功能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他保健功能。
7. 硫化作用。
【答案】硫化作用是指硫化氢、元素硫和硫化亚铁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
8. 嗜冷微生物。
【答案】嗜冷微生物是指一类最适生长温度低于第 2 页,共 35 页 最高生长温度低于和最低生长温度
低于
的微生物。
二、简答题
9. 如何利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生产?
【答案】在微生物中,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如图。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
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
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就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添加适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
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图 谷氨酸棒杆菌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10.试写出有代表性的光合细菌并简述其生理特性。
【答案】(1)放氧型光合细菌:蓝细菌:含叶绿素、藻蓝素,光能自养,以
还原成葡萄糖,有单细胞和丝状之分,有的可固氮。
(2)非放氧型光合细菌:含菌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能自养或光能异养,以或硫酸盐为电子供体和氢供体,还原构成细胞物质,沉积硫。如红螺菌、红微菌、红假单胞菌等。
11.简述生物修复中的强化措施。
【答案】生物修复中强化措施主要包括:
(1)接种外源微生物,通过接种外源高效的降解微生物,改变降解微生物结构、数量,提高降解能力。
(2)添加微生物营养盐,为降解微生物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提高微生物活性。
(3)提供电子受体,提供充足的氧和硝酸盐等作为好氧、厌氧条件下的电子受体。
(4)提供共代谢底物,为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降解提供代谢底物,促进降解。
(5)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利用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提高污染物的溶解度,促进生物降解。 (6)添加生物降解促进剂,一般加入各种氧化剂推动污染物的降解过程。
12.试列表比较原核微生物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的异同。
【答案】如下表:
表
第 3 页,共 35 页 为供氢体,
将
13.简述溶菌酶及青霉素作用原理。
【答案】(1)溶菌酶:能肽聚糖中G-M-G 处断裂,每隔6个左右断裂一次。
(2)青霉素:能抑制转肽酶的活性,
使
所以青霉素只作用在正在迅速繁殖的细胞中。
14.有一培养基如下:甘露醇,
【答案】(1)该培养基的C 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均来自甘露醇。
(2)该培养基未提供氮素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只有能固氮的微生物才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3)该培养基的矿质营养物质包括:
(4)
据此我们可推知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自生固氮菌等微生物。
15.菌种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对衰退的菌种进行复壮?如何区分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
【答案】(1)菌种衰退的原因: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性的变异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变异中,退化性的变异是大量的,而进化性的变异却是个别的。
(2)衰退菌种的复壮:不自觉、认真地对突变体进行人工选择,菌种会大量的自发变突,最终导致菌种退化。
(3)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的区分:
①衰退是由于自发突变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②饰变是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③杂菌污染是其他微生物的侵入、生长和繁殖而造成的。
16.简述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案】(1)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
①研究微生物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发掘丰富的菌种资源,推动进化、分类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②研究微生物与他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开发新的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态
第 4 页,共 35 页
中的短肽不能交联,低渗使细胞膜破裂而死亡。蒸馏水。试述该培养基的1)碳素来源;2)氮素来源;3)矿质来源;4)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哪类微生物? 主要用来作缓冲物质调节培养基的pH 值,以保持pH 不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