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注重量的积累。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坚持适度原则。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某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