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新社

【答案】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是在哈瓦斯社原有社址、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上于1944年9月建立的。当时为官方通讯社,1957年改为独立的公共企业,完全按商业法经营,但财政赤字由政府各部门分担,仍具有半官方性质。该社业务机构分为新闻部、总务部和技术部,在国内26个地区设有分社,在165个国家派驻记者。经费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补贴性订费,报刊、电台、电视台订费和私营机构、企业订费。法新社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行信息技术革命,80年代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1991年同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联合推出英语经济信息专线,打破了路透社独占伦敦市场的局面。

2. 《埃及事件报》

【答案】《埃及事件报》于1828年由奥斯曼帝国驻埃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创办,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位阿拉伯著名的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该报的主编。用法、阿文出版。该报一直出版到1952年才停刊。

3. 赫斯特(WilliamR.Hearst )

【答案】威廉·伦道夫·赫斯特1895年来到纽约,购得一份陷入困境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NewY orkJournal ),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激烈竞争。赫斯特的办报方针是得到新闻,尽快得到新闻,不怕花钱; 不断地以喧嚣刺激读者,攻击不正当财富,向穷人许愿,以吸引读者。该报注重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和各种特写,并大量应用照片。其版面与刺激性,和普利策的《世界报》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高额薪金从《世界报》挖走该报星期日报的全班人马。赫斯特也通过搞一些社会运动,以标榜其对贫民特别是受压迫者的同情,如用事实揭露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来增加报纸声誉。在与普利策的竞争中,大量应用暴露性新闻与犯罪新闻是赫斯特的拿手好戏。他的《新闻报》在煽情主义方面超过了《世界报》。赫斯特一生最轰动的事件包括同普利策的竞争,煽动美西战争和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