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931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会发翘舌音但发不好平舌音的人建议他们发音时把舌尖对准______,反之,会发平舌音但发不好翘舌音的人建议他们把舌尖对准______。
【答案】上齿背; 硬鳄前部
【解析】关于声母z , c , s 和zh , ch , sh 的发音辨析,不会发zh , ch , sh 的人,还要找出两套声母发音的差别来注意练小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愕前部; 而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2. 汉语单纯词的读音通常是______个音节。
【答案】1
【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如:“天、江”等; 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崎岖、橄榄、蝴蝶、咖啡、乒乓、姥姥”等。
3. 普通话“远”的国际音标注音是( ),韵头是_____、韵腹是_____、韵尾是_____。
【答案】[yan]; u , a , n ,
4.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5. 语音的四要素是指度的大小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大点声说话! ”是指______大些。,“小孩儿说话声尖”“尖”是指______。
【答案】音长; 音强; 音高; 音色; 音强; 音高
【解析】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是语音的四要素。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普通话韵母可以分成撮口呼、合口呼、开口呼、______呼。
【答案】齐齿呼
【解析】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其中,开口呼是指韵母不是i , u , ü和不以i , u , ü起头的韵母。齐齿呼是指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合口呼是指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撮口呼是指韵母是ü或以ü
起头的韵母。
7.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谚语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答案】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
,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言文字法》
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9.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是( )
【答案】b[p]
【解析】发b 音时,双唇闭合,软鳄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通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10.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______方言、湘方言、赣方言、______方言、闽方言和______。
【答案】吴; 客家; 粤
【解析】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二、简答题
11.语音具有_____属性、_____属性、_____属性。
【答案】物理; 生理; 社会
12.举例说明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
【答案】多义词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它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一种表现。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1)连锁式引申
指词的意义变化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从第一个义项衍生出第二个义项,又从第二个义项衍生出第三个。以此类推,本义与间接引申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每一个意义都与它前后相邻的意义是直接引申关系。例如:
网
①用绳线等结成的有孔眼的捕鱼或捉鸟兽的工具:网鱼。
②形状像网的东西:蜘蛛网。
③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交通网。
④像网似的笼罩着:眼里网着红丝。
⑤用网捕捉:下河网了三条鱼。
(2)辐射式引申
指以词的本义为基础来引申其他的词义。词的本义是中心,派生义项以此为基准向四周扩展。例如:
骨
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起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作用的坚硬组织:骨头。
②比喻人的精神品格气概等:骨气。
③比喻诗文雄浑有力的艺术特色:风骨。
④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伞骨。
13.发音操练
(1)念普通话声韵配合表两遍,把其中声母、韵母与自己方言发音不同的打上符号,多念几遍。
(2)朗读下面一段文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叶圣陶《苏州园林》
【答案】
14.下列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及各句法成分之问的语义关系是否相同? 请加以分析并阐述理由
(1)老师知道我喜欢唱歌。
(2)老师指导我怎样唱歌。
【答案】(1)上述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不相同
第一句是主(老师)谓(知道)宾(我喜欢唱歌)结构,同时主谓短语(我喜欢唱歌)做宾语。
第二句是兼语句,“我”既做动词“指导”的宾语,又做“怎样唱歌”的主语。
(2)原因
上述两个句子分别是兼语句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二者的的区别是:
老师知道我喜欢唱歌。一一老师知道V 我喜欢唱歌一一老师知道以前我喜欢唱歌
老师指导我怎样唱歌。一一*老师指导V 我怎样唱歌一一*老师指导以前我怎样唱歌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者的区别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