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危重病科ICUⅡ阶段题库>专业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A .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 折返机制
C . 房室旁路
D .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 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复合型非选择题]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有关该患者抗凝治疗,不正确的是() A.此患者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患者。 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如长期口服华法林,INR应维持在2.0~3.0之间。 如不适宜应用华法林,可改用阿司匹林。 此患者复律前无需行抗凝治疗。 男性,12岁,突发神志障碍2小时。查体:呼吸慢,血压增高,右侧瞳孔散大,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头颅CT示右侧颞叶血肿。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A.脱水。 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药物。 抗炎治疗。 血管造影。 肾周间隙肿瘤() 腹部巨大肿块,出现"主动脉漂浮征"。 腹部肿块,肾前筋膜前移,肾脏后移。 腹部肌肉密度肿块,中央有坏死区。 腹部脊柱旁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腹部巨大混杂密度肿块,CT值-30~30HU。 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适用哪种类型的病人() 有自主呼吸。 呼吸肌力量不足。 小气道功能不全。 肺换气功能障碍。 以上都是。 艾滋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是指() A.从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血清中检出HIVRNA。 B.从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血清中检出p24.抗原。 C.D4+细胞数下降。 D.从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血清中检出HIV抗体。 E.从艾滋病毒感染后到到典型临床症状出现。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