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Z11软件工程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从已经发现故障的存在到找到准确的故障位置并确定故障的性质,这一过程称为( )。
A. 错误检测
B. 故障排除
C. 调试
D. 测试
【答案】C
2. 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
A. 抽象
B. 模块化
C. 模块独立
D. 信息隐藏
【答案】C
3. 需求分析过程中,对算法的简单描述记录在( )中。
A. 层次图
B. 数据字典
C. 数据流图
D.IPO 图
【答案】D
4. 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 书写软件文档
B. 软件维护
C. 稳定性测试
D. 书写详细用户说明
【答案】B
5. 数据流图是用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工具,下列元素( )是其基本元素。
①数据流
②加工
③数据存储
④外部实体
A. 和
B.
和
C. 全部
D. 和
【答案】C
6. 对象标识是分配给每个对象的永久性标识(又称作“柄”),它不符合下述条件(
A. 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例如一个应用系统)中是唯一的
B. 与对象实例的特征、状态及分类(可能是动态的)无关
C. 在对象存在期间保持一致
D. 在对象存在之后保持一致
【答案】D
7. 改错性维护与排错的相对关系是( )。
A. 改错性维护与排错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命名
B. 改错性维护是在更大范围中做工作
C. 排错是在更大范围中做工作
D. 它们是在同一阶段的不同工作
【答案】B
8. 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可行性分析报告
C. 需求规格说明书
D. 设计说明书
【答案】C
9. 分层DFD 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图描述了系统的(
A. 细节
B. 输入与输出
C. 软件的作者
D. 绘制的时间
【答案】B
)。 )。
10.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
A. 算法设计
B. 功能设计
C. 调用关系设计
D. 输入/输出设计
【答案】A
二、简答题
11.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1)系统定义
为了定义好一个系统,需要分析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的材料,对项目的规模和目标进行定义和确认,清晰地描述项目的一切限制和约束,确保分析人员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
①正在运行的系统可能是一个人工操作的系统,也可能是旧的计算机系统,要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系统来代替旧的系统。因此,现有的系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要研究它的基本功能,存在什么问题,运行现有系统需要多少费用,对新系统有什么新的功能要求,新系统运行时能否减少使用费用等。
②收集、研究、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实地考察现有系统,在考察的基础上,访问有关人员,然后描绘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与有关人员一起审查该系统流程图是否正确。这个系统流程图反映了现有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处理流程。
(3)导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根据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研究,逐渐明确了新系统的功能、处理流程以及所受的约束,然后使用建立逻辑模型的工具一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
(4)设计方案
分析人员建立了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之后,要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实现高层逻辑模型的不同方案,即导出若干较高层次的物理解法。根据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去掉行不通的解法,就得到了可行的解法。
(5)推荐可行的方案
根据上述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应该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去开发。若值得开发,那么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并且说明该方案可行的原因和理由。
(6)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上述可行性研究过程的结果写成相应的文档,即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请用户和使用部门仔细审查,从而决定该项目是否进行开发,是否接受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