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学题库>中国通史题库

问题:

[单选] “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最早的采用者是()。

A . 扁鹊
B . 华佗
C . 张仲景
D . 李时珍

患者女,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下列不是高危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的是() A.肿瘤固定。 脉管瘤栓。 术后肠梗阻。 淋巴结检出数目<12个。 切缘残留。 术后吻合口出血。 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新修本草》。 努尔哈赤时期蒙古的科尔沁部就与其结盟。 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社会组织。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德国谷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 100年。 200年。 300年。 400年。 “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最早的采用者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