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传染期为() 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 接触麻疹后5天至出疹后7天。 接触麻疹后3天至出疹后5天。 接触麻疹后14天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后5天至出疹后5天。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和CT的表现分别为() B超较强回声,平扫CT值为正值。 B超较低回声,平扫CT值为负值。 B超较强回声,平扫CT值为负值。 B超较低回声,平扫CT值为正值。 B超为无回声,平扫CT值为负值。
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外源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B.化学物质都是以原型或代谢转化的形式存在于存储库。 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D.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E.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多表现为()。 脉搏短绌。 水冲脉。 奇脉。 颈静脉搏动。 交替脉。
患儿,女,10个月,因"腹泻伴呕吐3天,尿少1天"入院。大便每天7~8次,量多,呈蛋花样,略带腥臭。患儿以牛奶喂养为主,乳具较少消毒。既往无腹泻史。查体:T37.9℃,P140次/分,R60次/分,精神差,哭时泪少,前囟及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脾未见异常,肠鸣音弱,四肢肌张力稍低。大便常规:色黄,有黏液,WBC0~5/HP,血钠140mmol/L,K+2.8mmol/L,BE-16mmol/L。与该患儿发生腹泻有关的因素包括() A.婴儿胃肠道功能薄弱。 人工喂养。 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过少。 乳糖酶缺乏,不能耐受乳类食品。 婴儿血中免疫球蛋白及胃肠道SIgA较成人少。 生活习惯差,乳具较少消毒。 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不成熟,调节功能差。
桑毛虫皮炎外治法应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