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答案】设备驱动程序提供了对该类设备进行读写和控制的方法。在安装了设备驱动程序之后,操作系统就可以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提供的服务进一步管理和控制各种设备。不同设备的存取方法不同,因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驱动程序。

2. 简述视频卡的功能及其分类。

【答案】视频卡是视频信号处理设备的统称,与配套的驱动程序和视频处理软件相配合,即可获取数字化视频信息,并将其存储和播放出来。

(1)视频卡的功能

①视频卡采集来自输入设备的视频信号,并完成由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和压缩(大多数视

,以数字化形式存入计算机中,数字视频可在计算机中进行播放。 频卡都具备硬件压缩的功能)

②视频卡不仅可以把视频图像以不同的视频窗口大小显示出来,而且与软件配合还能提供许多特殊效果(如冻结、淡出、旋转和镜像等)。

③具有音频输入接口的视频采集卡能在捕捉视频信息的同时获得伴音,使音频和视频部分在数字化时同步保存。如果采集卡没有音频输入接口,就需要通过声卡获得数字化的伴音,而后由采集卡把伴音与采集到的数字视频同步到一起。

(2)视频卡的种类

①按用途分

视频卡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广播级视频采集卡、专业级视频采集卡和民用级视频采集卡;其主要区别是采集的图像指标不同,具体如下:

a. 广播级视频采集卡

广播级视频采集卡的图像分辨率较高,视频信噪比较高;缺点是视频文件庞大,数据量至少为200Mb/min, 主要用于电视台制作节目;

b. 专业级视频采集卡

专业级视频采集卡比广播级视频采集卡的性能稍低,分辨率相同,但压缩比稍高,适用于广告公司、多媒体公司制作节目以及多媒体软件;

c. 民用级视频采集卡

民用级视频采集卡的动态分辨率最低,主要被个人用户使用。

②按功能分

a. 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卡又称视频捕捉卡,用于捕捉视频图像,并将其数字化。

目前大多数视频采集卡都具有硬件压缩的功能,在采集视频信号时对卡上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的视频数据传给计算机存储处理。视频采集卡采用帧内压缩算法把数字化的视频存储成A VI 文件;高性能的视频卡还能够将采集到的数字视频数据实时压缩成MPEG 文件。

b.MPEG 卡

MPEG 卡分为MPEG 压缩卡和MPEG 解压卡,如下:

第一,MPEG 压缩卡用于将视频影像压缩成MPEG 格式的文件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

第二,MPEG 解压卡是采用硬件方式将压缩后的VCD 影像数据解压后再进行回放,因此又称视频播放卡或电影卡。MPEG 解压卡使用方便,若与CD-ROM 配合使用,可在计算机上欣赏VCD 影像或光盘中的MPEG 影像。但目前许多计算机用户使用解压缩软件来代替MPEG 解压卡,从而降低成本。

c.TV 电视接收卡

TV 电视接收卡可以使计算机具有电视机接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将高频接收调谐电路和视频采集卡的功能集成在一块板上,板上有外接天线插孔,插上天线就可以收看电视。其工作原理如下:

Ⅰ. 将从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

Ⅱ. 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信号,再经过变换电路转变为RGB 信号;

Ⅲ. 最后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RGB 信号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第二,接在视频采集卡视频输入的高频端上;它可以与任何采集卡一起使用,相当于电视视频捕捉卡。

d. 视频输出卡

视频输出卡(又称视频转化卡)的功能是将计算机显示卡输出的VGA 信号转换为标准的PAL 制、NTSC 制或SECAMA 制视频信号,输出到电视机、视频监视器、录像机等视频设备中。

3.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答案】(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使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能够通信、交流信息。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用户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传送电子文件等。因此,通信功能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可以为网络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联网的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以及各类信息在内的资源。一旦一台计算机拥有某种资源,那么联网的其他计算机也都可以分享这一资源。

(3)共享硬件

①计算机网络允许网络用户共享各种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如巨型计算机、大容量的磁盘、高性能的打印机、高精度的图形设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硬

件资源的利用率。

②联网的计算机还可以共享软件资源,包括大型软件、专用软件、各种网络应用软件、信息服务软件等。大大节省了硬盘空间,并且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软件,还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软件的修改只需在服务器上进行,网络用户都可立即享用。

③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每个接入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包括搜索与查询信息、Web 服务器上的主页及各种链接、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服务器上的软件、电子出版物、网络课堂以及网络图书馆等。

(4)高可靠性

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建立的ARPA 网,当时的目的是提高国防部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避免在联网的部分资源受到攻击和破坏时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计算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网络为另一台计算机备份。这样,一旦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为其做备份的另一台计算机就可代替它工作,整个网络照常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5)分布式处理

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实现分布式处理,即把一项复杂的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将不同的模块同时运行在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其中每台计算机分别承担某部分的工作,从而起到均衡负荷的作用。

4. 试对Word 中的各种参考引用(脚注、尾注、题注、批注及目录、索引和交叉引用等)的作用和设置方法进行总结。

【答案】(1)Word 中的各种参考引用是为了在文档编辑完成后,给自己或审阅者审阅提供便利,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弥补疏漏。

(2)设置方法如下:

①要建立脚注,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脚注的位置,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命令,在“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选中脚注,选择好编号方式,单击“确定”即可生成脚注。

②要建立尾注,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尾注的位置,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命令,在“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选中尾注,选择好编号方式,单击“确定”即可生成尾注。

③要建立题注,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题注的位置,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命令,在“题注”对话框中选好各个选型,单击“确定”即可生成题注。

④要建立批注,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批注的位置,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批注”命令,在Word 右侧会生成相应批注,在批注里面写上需要批注的内容,输入回车即可生成批注。

⑤要建立目录,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目录的位置,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命令,在“索引和目录”对话框中的“目录”选项卡进行设置,其中“显示级别”用来确定出现在目录中的标题级数。

⑥要建立索引,应选选定文档中建立索引的索引词,然后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命令,在“目录和索引”对话框中的“索引”选项卡中设置“标记索引项”对话框。所有索引词标记后,在“索引”选项卡选好各个选项,单击“确定”即可生成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