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清华大学软件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应用题

1. 分页式存储空间的分配由于块的大小是固定的,可以用一张位示图来构成主存分配表。现设主存有8192块,可用字长为32位的256个字作为位示图。若块号、字号、位号(从高位到低位)分别从1、0、0开始,试问5999块对应的字号和位号?199字的19位对应哪一块?

【答案】5999/32=187字 5999mod32=15位

2. 设自行车生产线上有一只箱子,其中有N 个位置(N>3),每个位置可存放一个车架或一个车轮;又设有三个工人,其活动分别为:

试分别用信号灯与P 、V 操作、管程、会合实现三个工人的合作,要求解中不含死锁。 【答案】

第 2 页,共 27 页

【解析】用信号灯与P 、V 操作实现三个工人的合作。

首先不考虑死锁问题,工人1与工人3、工人2与工人3构成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这两对生产/消费关系通过共同的缓冲区相联系。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箱子中的空位置相当于工人1和工人2的资源,而车架和车轮相当于工人3的资源。定义三个信号灯如下:

为防止死锁的发生,箱中车架的数量不可超过N-2, 车轮的数量不可超过N-1,这些限制可以用两个信号灯来表达:

二、综合题

3. 试说明线程具有哪些属性?

【答案】在多线程0S 中,通常是在一个进程中包括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是作为利用CPU 的基本单位,是花费最小开销的实体。线程具有下述属性:

(1)轻型实体

线程中的实体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是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能保证其独立运行的资源。 (2)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在多线程OS 中,线程是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因而也是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由于线程很“轻”,故线程的切换非常迅速且开销小。

(3)可并发执行

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甚至允许在一个进程中的所有线程都能并发执行;同样,不同进程中的线程也能并发执行。

(4)共享进程资源

在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都可以共享该进程所拥有的资源,这首先表现在所有线程都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进程的地址空间)。

4. 在微内核0S 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答案】由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具有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便于集中管理;灵活性和可扩充

第 3 页,共 27 页

性;易于改编应用软件等优点。故在单机微内核操作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将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放入内核中,而把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放在微内核外面的一组服务器(进程)中实现。

5.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如何实现?

【答案】(1)引入动态重定位的原因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若想把程序装入,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它们全都相邻接,这样,即可把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这时就可把作业装入该区。这种通过移动内存中作业的位置,以把原来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的方法,称为“拼接”或“紧凑”。由于经过紧凑后的某些用户程序在内存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此时若不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变换),则程序必将无法执行。为此,在每次“紧凑”后,都必须对移动了的程序或数据进行重定位。

(2)引入动态重定位的实现

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増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当系统对内存进行了“紧凑”而使若干程序从内存的某处移至另一处时,不需对程序做任何修改,只要用该程序在内存的新起始地址去置换原来的起始地址即可。

6. 某操作系统的磁盘文件空间共有500块,若用字长为32位的位示图管理盘空间,试问:

(1)位示图需多少个字?

(2)第i 字第j 位对应的块号是多少? (3)给出申请,归还一块的工作流程。 【答案】(1)位示图需要的字数为(2)第i 字第j 位对应的块号为

个字;

(3)申请的工作流程:顺序扫描位示图,找到空闲块进行分配并修改位示图,使还的工作流程:找到要回收的盘块在位示图中的行和列然后修改位示图,使

7. 命令解释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命令解释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先对用户输入的命令进行解释,然后转入相应命令的处理程序去执行,换句话说命令解释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在屏幕上给出提示符,请用户键入命令,然后读入该命令,识别该命令,再转至相应命令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把控制权交给该处理程序去执行,并将处理结果送屏幕上显示。若用户键入的命令有错,而命令解释程序未能予以识别,或

第 4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