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 19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 33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 50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2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 64
一、名词解释
1. “片夫卡式”
【答案】“卡夫卡式”是人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概括。它如同“莎士
,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在内容和主题上,比亚化”和“席勒式”“卡夫卡式”意指作品大多描写
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依。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悖谬、怪诞、神秘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2. 流浪汉小说
【答案】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欧洲近代小说,是城市兴起和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浪汉小说基本取材于现实,聚焦于城市无业游民的生活,多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他们自述身世的方式,按照其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进行叙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客观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因为流浪汉小说常常采用玩世不恭或同流合污的态度对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所以,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流浪汉小说对于此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无名氏的《小癫子》是西班牙最早的流浪汉小说。
3. 湖畔派
【答案】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了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诌媚英国王室之作。
4. “能”和“狂言”
【答案】“能”和“狂言”是日本的两个古典剧种,诞生于镰仓室町时期,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其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类似相声剧的形式来表演,体现出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
5. 迷惘的一代
【答案】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语出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的评价。后来成为以海明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由一些美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后来影响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为代表。这些作家大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在战争期问饱受身心创伤,在战争结束后失去了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找不到出路,在孤独、迷惘、仿徨中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消极反抗。“迷惘的一代”的创作,真实地反映了战后年轻人迷惘苦闷的精神状况。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迷惘的一代”在创作形式上勇于创新,语言具有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
6. 《韵光》
【答案】《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 “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7. 《草叶集》
【答案】《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创作于1855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民,谴责剥削罪恶。《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8. 英国湖畔派诗人
【答案】英国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在文学上,他们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他们主张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湖畔,写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 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节奏上应与口语音调一致; 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
9. 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 40年代,在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
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代表作家为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哑斯、占巴的卡彭铁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最杰出的代表作。
10.巴别塔神话
【答案】巴别塔神话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神话。传说人们为了避免洪水灾难的再次发生而修建通往天国的巴别塔。此事触怒了上帝,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于是上帝决定通过给每一个人创造不同的语言而将人们分隔开,于是巴别塔被迫中途停工。巴别塔神话在宗教艺术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明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二、简答题
11.谈谈你如何理解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答案】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理解:
(1)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创作意图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初是写给孩子看的,以文学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他的本意。
地球各个地方,包括陆地、海洋、两极的地貌和生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详尽的描写。《海底两万里》集中描写海洋生物,这个无奇不有的海洋世界既神奇又美丽。《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描写了南美洲的原驼、能抓走人的兀鹰、犹徐、鸵鸟、围攻人的红狼群等; 还描写了澳洲的惊鸟、碧霞鹭、琴鸟、袋熊等,薪西兰的没有翅膀、没有尾巴、长嘴的“凡维”鸟。《八十天环游地球》描写了骑大象穿越印度丛林、中国和日本的风俗、一万两三千头美洲野牛拦住了火车。《大木筏》描写了亚马逊河流域的动植物和风光。《气球上的五星期》的飞行路线是从东非到西非,描写了埃及的无花果树、大象群、狮子、鳄负等。《融化北极之冰》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赤道周长、地球面积、体积、密度、自转速度。凡尔纳的描写是把古今的动植物凑到一起,同时也把地理学家、博物学家、探险家、天文学家的研究和描写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2)凡尔纳科学小说的大胆想象
①大胆想象之一是带领读者进入地球内部。《地心游记》描写从火山口进入地壳,看到了各种奇境。这似乎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部幻想性作品。
②大胆想象之二是描写一艘潜艇,大厅的船壳是用玻璃制成,船板可以移动,让人看到海底景象; 人甚至可以走出船舱,来到海底,海底的巨大压力照样可以克服。
③大胆想象之三是设想在海洋上建起一个机器岛,它远远大于航空母舰,这是可以漂流的岛,岛上应有尽有,远比陆地舒服。
凡尔纳的不少科学幻想已经实现或者能够实现。前者如空中飞行器、空中汽车、留声书、剧院转播器、海底电缆、录音电话机、传真电话、人工雨、彩照、计算机、电灯、长距离的海底通道; 后者如用云彩当投射屏幕,人声和乐器结合为一,利用海洋发电,供给潜艇以热、光、动力,用人力改变气候的变化,不受任何细菌的侵害等。
(3)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