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

,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

机制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重组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的考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实现的。同化是指学生利用相关的原有认知经验对新信息进行解释,从而“超越给

,并生成更丰富理解的过程,根据大纲解析上的概念,同化是儿童理由己有图式把新刺定的信息”

激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当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存在偏差或完全对立时,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有观念或完全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的过程; 根据大纲解析上的概念,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的不断交替出现的过程; 重组是指原有经验系统的成分保持小变,但是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

2.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注意策略

R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习策略的含义的考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 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3.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A. 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鉴定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布卢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并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通常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和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是一种使评价对象不易产生焦虑情绪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题目中的班主任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方法。

4. 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

A. 临时教育审议会

B. 中央教育审议会

C. 终身教育审议会

D. 地方教育审议会

【答案】A

,,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解析】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

,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从1984年至1987

年提出了多次咨询报告。

5. 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

A. 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 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 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D. 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内涵与实质的理解程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它与“管理”、“自学”不同,更与“以牙还牙”等负面的“训练”有本质区别。这

道题的关键还是要找到每个选项的关键词,ACD 的关键词分别给出,是训练、管理和学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6.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下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7. 有关耶稣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完备的组织管理

B. 高水平的师资

C. 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D. 顺应宗教改革潮流

【答案】D

【解析】耶稣会学校的教育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耶稣会教育有其致命的弱点,即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是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相对立的。必然因之而遭到各民族国家的拒斥,富有成效的手段服务于一个背时的目的,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结果必然为历史所淘汰。

8. 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反映离散趋势的差异量数是( )

A. 全距

B. 中数和平均数

C. 标准差和方差

D. 差异系数

【答案】C

【解析】中数和平均数是反映集中趋势的集中量数; 全距与标准差和方差是反映离散趋势的差异量数,其中,全距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方差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乘方后的均值,即离均差平方后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在计算标准差和方差时,所有的数据都要参与运算,数值稳定,受抽样影响小,反应灵敏,能比较真实地反应差异的性质,是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