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研政治题库>考研政治题库

问题:

[多选]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A . 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 . 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 . 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 . 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完成 。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 中国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 纠正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 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 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区别。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它的革命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清王朝;大革命广泛的发动了工农群众,而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自己的革命,并未广泛发动群众;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革命。B、C、D项正确。A项错误,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都是武装斗争,这是它们的共同点。故正确答案为BCD。考点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