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30年。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1h”急诊入院。1h前患者午睡后出现胸骨后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伴濒死感及大汗淋漓,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无缓解,“120”送入急诊抢救室。查体:T35.8℃,P108次/min,R21次/min,Bp120/90mmHg。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安放鼻导管吸氧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抽搐,呼之不应,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双瞳孔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下一步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有()(提示:患者经过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治疗后,监护仪上显示P波节律不规则,平均7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4s,缓慢而规则,频率23次/min,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 A.终止复苏。 B.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C.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D.紧急心脏起搏。 E.静脉注射阿托品。 F.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
男性,19岁。诊断1型糖尿病2年,平时每日用胰岛素40U,控制血糖满意,近1周因胰岛素用完而停用。乏力3天昏迷4小时入院,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立即测血糖、血酮。 立即测尿糖、尿酮。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皮下静注40U短效胰岛素。 立即测血电解质及酸碱情况。
有关恶性肿瘤TNM分期法,以下有错的是()。 肿瘤临床诊断分期,适用于体表肿瘤。 肿瘤手术时的分期,适用于腔内恶性肿瘤。 肿瘤术后病理分期,病理检查切除标本的分期。 肿瘤再治疗分期,不需再重新明确肿瘤的范围。 肿瘤尸检分期。
一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mmol/L,尿酮体阴性,近期2次尿蛋白均为阳性,对本例最适合的治疗()。 双胍类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胰岛素。 单纯饮食治疗。 双胍类+磺脲类降糖药。
女性,34岁,因左侧肾上腺腺瘤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后第4天出现高热,寒战,左侧背部疼痛不适,查体左肾区叩痛,WBC1.7×109/L。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A.胸膜损伤。 左肾损伤。 下腔静脉损伤。 膈下脓肿。 肺部感染。
有关对恶性肿瘤治疗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