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7岁。自幼起咳嗽、咳痰、喘息,多为受凉后发作,静滴“青霉素”可缓解,10~12岁无发作,20岁后又有1次大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全身发紫、端坐不能平卧,肺部可闻及哮鸣音,静脉推注“氨茶碱、地塞米松”可完全缓解。自后反复出现夜间轻微喘息,每周发作3次以上,不能入睡,PEF变异率为35%。查体: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9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男,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诊断及病情程度确定后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甲基强的松龙静滴+氨茶碱静滴+氧疗。 特布他林口服+氨茶碱口服+氧疗。 亚胺培南静滴+氨茶碱静滴+氧疗。 沙丁胺醇吸入+氨茶碱口服+氧疗。 倍氯米松吸入+氨茶碱静滴+氧疗。
男性,78岁,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气促、大汗4小时。4小时前患者饱餐后即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呈压榨感,伴心悸、气促、大汗淋漓,自服"硝酸甘油"2片,症状未能缓解,来院急诊。既往:5年前曾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后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吸烟30年,每天20支。查体:T36.5℃,P108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神情淡漠,皮肤湿冷。左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7次/分,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低,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5×109/L,N0.79,L0.21,Hb120g/L。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Ⅱ、Ⅲ、aVF导联可见Q波,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男性,51岁,发作性心悸30余年,再发半小时。 30年来间断出现发作性心悸,伴憋气,持续半小时至10小时不等,为突发突止。平均每年发作1~2次,多与劳累及情绪激动有关,曾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病以来无胸痛、黑矇及晕厥,无易饥、多汗,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胃溃疡病史10年。 查体:T36.9℃,P187次/分,R16次/分,BP105/7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187次/分,律齐,心音可,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如图2-3-4所示。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患者,女,19岁。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咳嗽2年,每年秋、冬季发作,可自行缓解,此次已发作半天症状仍继续加重而来就诊。体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该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为() A.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
患者,女,19岁。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咳嗽2年,每年秋、冬季发作,可自行缓解,此次已发作半天症状仍继续加重而来就诊。体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假设信息】给予足量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和氨茶碱治疗2天,病情仍无好转,呼吸困难严重,口唇发绀,心率>120次/分。此时应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