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818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2. 货币

【答案】货币是指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除了以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外,还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即具有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直接进行交换的能力,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表明保有或向社会索取等量物质财富的权利。货币作为商品,只是对货币的使用权进行交易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物物交换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三个阶段。纸币是货币的完成形态。货币的形式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发展到信用货币和现代的电子货币,形式不断更新,趋于多样化和电子信息化,但基本职能不变。

3. 风险投资

【答案】风险投资是指风险资本的运营,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特点是:

(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

(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3)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

(4)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收益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并且不会持续留存在某一企业。风险投资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够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且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就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4. 贮藏手段

【答案】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贮藏起来;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自动地加入到流通过程。

5. 价值规律

【答案】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为: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

(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6. 区域结构

【答案】区域结构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区总体分布。各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市场拉动,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继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但经济发展的弱势也较明显,不仅是资源潜力发挥和利用不够,即使在产业开发上,也缺乏合理化、高度化,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也不太高;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其中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保护环境。

二、论述题

7. 资本主义工厂和股份公司两种企业制度有何区别?

【答案】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重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制度形式。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一般是指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筹集资本的方法的不同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这种由资本家个人投资、个人经营的企业一般来说生产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在其发展初期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以小工场、小作坊、小商店形式进行。

资本主义企业在走向现代形式之前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

而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这种制度使筹集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加速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了资金的来源。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不同

在单一制企业中,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生产经营和管理者,因此在这种企业中,资本家作为企业权威与所有者身份是合一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比较简单,资本家亲自指挥生产,组织销售,并对工人和生产过程实行监督。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所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而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此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仟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成为集中的社会资本),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殖。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股东仍然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力。

(3)领导人的责任和风险不同

合伙制企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所欠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是相互株连,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资本集中于企业的规模。而且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

股份公司制度下,出资者负有限责任,在公司制企业中,所有的出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的清偿责任,有限责任制的确立降低和分散了投资于企业的风险,也使企业可以更广泛地筹集到社会上闲散的资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办较大规模的企业。

(4)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同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收益分配的方式是将纳税后的企业利润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单一制企业的收益是归这个工厂的所有者自己分配。而合伙制企业则按一定的规则如出资的多少来分配。而在股份制公司制度下,股东按股票的多少获取股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