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946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T 分数

T 分数指由正态分布上的标准分数转换而来的等距量表分数。T 分数以50为平均数,【答案】

以10为标准差。T 分数是Z 分数的变形,因为Z 分数有负值和小数,人们不习惯,所以采用这个公式处理。经过变换,所得的分数全是整数,50分为普通,50分以上越高越好,50分以下越低越差。T 分数的意义及其优点和标准分数相同,不同之处是消除了小数和分数。

2. 抽样误差

【答案】抽样误差指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参数之间差异。比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估计其大小。

3. 推论统计

【答案】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主要研宄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这是推论统计要研宄的内容,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

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4. 标准分数

【答案】标准分数指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种差异量数,又称Z 分数或基分数。它等于一数列中各原始分数与其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公式为:

数据的标准分数

,为原始数据的值,式中,Z 为某原始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该组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标准分数是一种不受原始测量单位影响的数值,用来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其作用除了能够表明原数据在其分布中的位置外,还能对未来不能直接比较的各种不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比较各个学生的成绩在班级成绩中的位置或比较某个学生在两种或多种测验中所得分数的优劣。

二、简答题

5.

检验法在计数数据的分析中有哪些应用? 【答案】检验因研究的问题不同,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如配合度检验、独立性检验、

同质性检验等等。

(1)配合度检验主要用来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检验方法有时也称为无差假说检验。当对连续数据的正态性进行检验时,这种检验又可称

(2)独立性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种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两个因素是指所要研究的两个不同事物。例如性别与对某个问题的态度是否有关系,这里性别是一个因素,分为男女两个类别,态度是另一个因素,可分为赞同、不置可否、反对等多种类别。各因素分类的多少视研究的内容及所

划分的分类标志而定。这种类型的/检验适用于探讨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关联(非独立)或无关(独立),如果再加入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即探讨三个变量之间关系时,就必须使用多维列联表分析方法。

(3)同质性检验主要目的在于检定不同人群母总体在某一个变量的反应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当用同质性检验检测双样本在单一变量的分布情形,如果两样本没有差异,就可以说两个母总体是同质的,反之,则说这两个母总体是异质的。

6.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案】(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引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甚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以顺利地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为正态吻合性检验。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 为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和评价打下了基础。

7. 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时要考虑哪些条件,才能正确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问题。

【答案】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时需考虑以下条件:

(1)看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如果已知,看是不是正态分布。如果已知样本分布为常态分布就可以选择参数检验法,如果总体分布未知就用非参数检验法。

(2)在参数检验中,如果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两样本独立或相关都可以采用Z 检验;如果总体方差未知,根据样本方差,采取不同的t 检验。如果总体分布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根据样本独立或相关采取

检验。

(3)根据题目考虑用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4)在非参数检验中,按照两个样本相关和不相关、精度与容量等,可以采用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

8. 怎样理解总体、样本与个体?

【答案】(1)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总体既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

(2)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3)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

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检验;如果总体方差未知,

根据独立和相关采取不同的

三、计算题

9. 什么是非参数检验? 与参数方法比较,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非参数检验指对总体分布形式所知甚少,需要对未知分布函数的形式及其他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常见的非参数检验有符号检验、秩和检验、中数检验等。

非参数检验相对参数检验不需要严格的前提假设,特别是关于分布正态性假设,所以也称为自由分布检验;特别适用于等级/名义型资料,对这类数据参数方法无法直接检验;特别适用于小样本的探索性/预备研究;其优点是计算简便,直观,易于掌握,检验速度较快;缺点是对资料的信息利用少,方法的效能和完善性都不及参数检验